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交际法的广泛使用,传统的语法翻译法日益被取代。传统的教育方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大多是“哑巴”或“聋子”。交际法的运用使这一局面有所改善。学生在听、说、读、写方面的能力得到了提高,但与前面三种技能相比,学生在写作方面仍然十分薄弱。非英语专业的学生表现尤为突出。譬如:写作内容不充实,汉语式英语,写作中上下文连贯性差等等。导致目前大学英语的写作现状,原因何在?首先,对非英语专业学生而言,写作教学远不尽人意。一方面,课程表上没有安排特定的写作课;另一方面,学生学英语的课堂时间十分有限。许多老师无暇顾及写作,更不用说采用系统的方式去培训学生的写作技能。他们只是给学生写作题目,让学生进行课内外操练。完成第一稿之后,很少学生做自我修改,更别说与同伴协商,从同伴那里获取反馈意见。他们将写完的第一稿直接交给老师评阅。他们的第一稿也是最后一稿,写作过程是直线性的。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潜意识地养成一种习惯为完成任务而写作,缺乏内在的写作动机,这样根本无法提高写作能力。其次,由于班级过大,中国的大学英语老师“陷入”了批改学生作文这一“繁琐而徒劳”的杂活中。换句话说,尽管老师消耗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批改学生的写作,有些学生仍然不断地重复类似的错误。对大学英语老师而言,提高学生的写作在某种程度上可称为“劳动强度大、费时、低效”的工作。这一现象引起了老师与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国内外许多专家和研究人员提倡运用过程写作法提高学生的写作质量。过程写作法包括以下几个写作步骤:写作前的准备活动,拟提纲,写初稿,修改,编辑等。过程写作是一种非直线性的,循环往复的过程。同伴反馈被研究人员认为是过程写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它与一些现代的语言学习理论相符。譬如:合作学习理论与维果茨基提出的近邻发展理论。换言之,同伴反馈促使学生将同伴当成学习资源,相互合作,相互协商,反复修改,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等。研究发现,同伴反馈不仅有积极影响,也存在一些消极影响,如:怕伤和气,同伴反馈会不客观,或同伴间对彼此能力持怀疑态度也会影响同伴反馈作用的发挥。研究者提出通过课堂上教师示范反馈来培训同伴反馈,使同伴反馈的作用发挥到最大限度,最终达到帮助学生提高写作的目的。为了证实培训后的同伴反馈对大学英语写作产生的影响,研究者从西南大学非英语专业学生中随机挑选了一个班做实验。实验对象为43人。实验时间为2007年9月到12月,历时16周。试验工具包括问卷调查,写作初稿与同伴反馈后的修改稿,试卷(前测与后测)。所有数据主要运用了层次分析法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培训后的同伴反馈能增强学生间的合作意识,对学生写作质量的提高也大有帮助。譬如:许多学生认为同伴反馈有助于帮助他们理清写作思路,减少语言错误,培养读者意识等。学生对写作的态度也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改变。如:减轻了写作焦虑,自我修改的自主性增强了。同教师反馈相比,同伴反馈较多注重表达形式,对意义表达模糊的观点解释能力不强,也提不出好的修改建议。尤其是汉语式英语,是同伴反馈中感觉最棘手的问题。同伴反馈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是教师反馈的补充,可部分的减轻教师修改的负担。要使同伴反馈的作用发挥到最大,教师应首先坚信其积极作用,突出其重要性,并为学生营造舒适的合作环境。更重要的是教师要引导学生做有效的反馈者,尤其要提高他们修改汉语式英语的能力。由于时间有限以及经验的欠缺,本研究还有待深入探讨。譬如增加受试学生,研究范围不仅限于议论文,同伴反馈小组不仅限于二人组,还可增至3-4人组等。这些都会影响研究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