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随着无线技术的快速发展,对人类生活环境有害的电磁波污染急剧增加。人们越来越关注电磁波辐射对公众健康的风险和影响。因此,为了解决日益严重的电磁辐射污染问题,本文基于复合材料设计原理和电磁波传播理论,设计并制备了石墨烯/二维过渡金属碳化物(r GO/MXene)和钴铁合金/多孔碳@碳纳米管(Co Fe/PC@CNTs)两种高性能电磁吸波复合材料,并对其微观及性能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分析。最后分别以r G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无线技术的快速发展,对人类生活环境有害的电磁波污染急剧增加。人们越来越关注电磁波辐射对公众健康的风险和影响。因此,为了解决日益严重的电磁辐射污染问题,本文基于复合材料设计原理和电磁波传播理论,设计并制备了石墨烯/二维过渡金属碳化物(r GO/MXene)和钴铁合金/多孔碳@碳纳米管(Co Fe/PC@CNTs)两种高性能电磁吸波复合材料,并对其微观及性能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分析。最后分别以r GO/MXene和Co Fe/PC@CNTs纳米复合材料为吸波剂,环氧树脂为成膜材料制备了水泥基复合吸波涂层(EC,EM),探究复合材料对涂层拉伸性能、拉拔性能、吸水性能和电磁吸波性能的影响。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通过简便的方法成功制备了一种高孔隙结构的三维(3D)多孔r GO/MXene气凝胶复合材料。对所制备r GO/MXene气凝胶复合材料进行电磁吸波性能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制备的r GO/MXene气凝胶复合材料表现出了优异的电磁波吸收性能。在本实验研究范围内,r GO/MXene-1:0.5气凝胶复合材料在材料厚度为1.80 mm时的最小反射损耗(Reflection Loss,RL)值为-74.01 d B,有效吸收带宽为4.75 GHz。当厚度为1.87 mm时,有效吸收带宽达到了4.96 GHz。r GO/MXene气凝胶复合材料的电磁波吸收机理主要表现在其独特的三维层状多孔结构为电磁波的多重散射和反射提供了更多的传输路径,有利于电磁波的损耗。同时,电磁波在r GO/MXene气凝胶复合材料内部进行了介电损耗,极化损耗等多种不同形式的损耗,加强了复合材料对电磁波的损耗能力。(2)制备了一种独特双导电异质结构的Co Fe/PC@CNTs纳米复合材料。通过对其进行电磁性能测试发现,在本试验研究范围内,与其他纳米复合材料相比,S3(CO2+:Fe2+=1:1)在13.69 GHz和11.07 GHz的最低RL值分别达到-68.94 d B和-67.18 d B,匹配厚度分别为2.63 mm和3.65 mm。在厚度为2.63 mm时,S3的有效吸收带宽值达到了9.14 GHz。双导电异质结构Co Fe/PC@CNTs纳米复合材料的电磁波吸收机理主要表现:介质损耗和磁损耗的协同效应为纳米复合材料带来了良好的阻抗匹配,使更多的电磁波可以进入材料内部消散。同时,电磁波在吸波材料内部进行了介电损耗、磁损耗、碳骨架缺陷引起的多重极化弛豫过程以及Co Fe@PC、PC@CNTs和Co Fe@CNTs之间的界面极化等多种形式的损耗。(3)采用物理搅拌法分别设计并制备了r GO/MXene和Co Fe/PC@CNTs纳米复合材料改性环氧树脂作为水泥砂浆表面涂层(EC,EM)。研究结果表明,制备的改性环氧树脂涂层具有较优异的拉伸性能,水泥基体的界面结合能力,防水性能。采用弓形法对所制备的改性涂层水泥基试件进行反射率测试。测试结果表明,纳米复合材料的加入对环氧树脂涂层电磁波吸收性能的提高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本试验的研究范围内,r GO/MXene改性环氧树脂涂层EC-3的水泥基试件吸波性能最好,最低反射率为-30.83 d B(8.88 GHz),比纯环氧树脂涂层EC-0的吸波反射率低46.04%。有效吸收带宽可达7.28 GHz。Co Fe/PC@CNTs纳米复合材料改性环氧树脂涂层EM-1在6.96 GHz频率处的最低反射率为-26.45 d B,有效吸收带宽为5.38GHz,小于-5 d B的频带宽为11.44 GHz。EM-3涂层试样虽然没有表现出优异的吸收峰值,但表现出了优异的吸收带宽,其有效吸收带宽达到了6.48 GHz,小于-5 d B的吸收频带宽为12.01 GHz。本论文研究工作中所设计制备的3D多孔r GO/MXene气凝胶复合材料和双导电异质结构Co Fe/PC@CNTs纳米复合材料,在满足制备过程简单和安全的同时,表现出了较强的电磁波吸收峰值以及较宽的有效吸收带宽,可以基本满足电磁吸波材料实现“轻、薄、宽、强”的目标。同时,制备的改性环氧树脂吸波涂层(EC,EM)在满足环氧树脂力学性能的基础上赋予其优异的电磁波吸收性能,对建筑物及精密仪器设备的电磁防护具有突出的效果。因此,本文研究结果对解决周围环境日益严重的电磁辐射污染,改善电磁环境以及对建筑工程电磁防护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其他文献
Li-Mn-O正极材料体系因其较高的可逆容量、丰富的矿物资源存储及环境友好等诸多优势而受到关注。富锂层状Li2MnO3和尖晶石LiMn2O4作为该体系中最具代表性的两种材料,在充放电过程中都存在严重的结构退化,从而表现出较差的循环寿命和倍率性能。金属有机框架(MOFs,Metal-Organic Frameworks)衍生氧化物具有良好的结构稳定性,已被广泛应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然而,目前关于
金属纳米材料因其优异的表面特性、化学活性、光学特性、导电特性等,而被广泛应用于环境科学、光电传感、生物医学等领域。纳米银作为金属纳米材料中的新兴功能材料,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在催化、传感和抗菌等领域的应用备受关注。纳米银复合材料中的多组分可充分发挥性能与结构的优势或可进行结构设计,获得比单一材料更优异的性能。本工作研究了纳米银颗粒复合半导体异质结光催化剂的制备,深入探讨了纳米银颗粒作为助催化剂
应力主轴旋转是指应力绕其主轴发生旋转,其广泛存在于基坑、边坡、隧道等岩土工程中。受试验技术的限制,目前相关研究仍处于单应力主轴旋转层面,而关于双应力主轴旋转对土体力学特性影响的研究仍是岩土工程的空白领域。为进一步揭示应力加载方向与土的力学特性之间的关系,深化对土力学特性的认识,本文通过制备沉积面倾斜的空心圆柱试样,采用空心圆柱扭剪仪,对重塑福建标准砂进行了一系列双应力主轴旋转条件下的不排水扭剪试验
<正>高中生处于升学的关键阶段,班主任的管理对学生的影响并不是单一的成绩方面,而是学生的综合能力与正确价值观。作为一名高中班主任,必须时刻将以人为本贯穿管理工作,始终坚持以为学生的发展为导向。接下来重点阐述以人为本班级管理模式,探索实现以人为本管理模式对班级的价值,进而详细论述高中班主任以人为本班级管理实施策略。一、以人为本班级管理模式阐述以传统管理方式为例,大部分班主任在管理中多以知识教育为主,
控制重金属污染一直被认为是环境修复的主要任务之一。铬作为危害最大的重金属之一,其具有多种价态且已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及制造。尤其是六价铬Cr(Ⅵ)具有良好的水溶性且表现出极强的生物毒性,处理不当的含Cr(Ⅵ)污水会造成严重污染。因此,开发可有效治理六价铬污染的新材料具有重要意义。聚芳醚腈(Polyarylene Ether Nitrile,PEN)作为一种特种高分子材料,通过分子设计向PEN分子链引
风电塔筒法兰节点是保证塔筒安全性和稳定性的重要部位。由材料因素如初始缺陷、材料老化等,荷载因素如气动荷载、疲劳荷载等,环境因素如极端温度、湿度等,易导致节点螺栓发生松动,导致连接失效,进而促使结构发生倒塌;此外,风电塔筒法兰节点为内法兰,连接螺栓位于节点内部,损伤具有隐蔽性,无法在外部识别螺栓连接的健康状态。然而,目前针对风力发电机组的健康监测研究多集中在风力发电机和塔筒地基方面,对于节间塔筒法兰
摩擦起电是摩擦过程中普遍伴随着的一种物理现象。一方面摩擦产生的静电荷不断积累到一定程度就可能发生放电,对生活和生产造成不便和安全隐患,另一方面通过摩擦起电设计的能源收集、自供能传感、摩擦学行为监测等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应用前景。因此摩擦起电研究在摩擦学领域显得越来越重要。本文通过实验将摩擦起电行为与摩擦行为联系起来,探究润滑状态下金属-非金属、金属-金属界面摩擦起电行为。通过对比干摩擦状态与润滑状
聚砜(PSF)作为一种主链含有苯环和醚键、特征官能团为砜基的特种高分子,因具有耐腐蚀、力学性能优异和生物相容性等特点而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疗、环境治理和食品包装等领域。聚芳醚腈(PEN)是一种主链含苯环和醚键、侧链含腈基的特种工程塑料,具有高强度、耐高温、耐化学腐蚀、易加工等优点,可用于军工行业、医疗器械及环境保护等领域。对两者的结构及性能进行研究,将两者有效结合对促进其实际应用具有指导意义。本文围
热感觉是人体对环境冷热的主观描述,存在很大的主观性。而且研究人员一直在致力于通过某种客观指标来反映热感觉变化,本质上是通过某种客观指标实现对主观感觉的评价和预测。吹风感觉是一种因空气的流动造成的压力式触感,是影响人体热感觉评价的重要的因素之一。气流环境会影响人体对吹风的感知,人体热感觉也会受吹风影响,所以在室内环境热感觉的评估中吹风因素不可忽视。此外,脑电(Electroencephalogram
目前为止,虽然已经报道了许多固态电解质材料,但仍缺乏各综合性能优异的固态电解质材料。而在上千种含锂无机材料中,可应用于固态锂电池的快离子导体仍只有几种。因此,开发出一种具有普适性的固态电解质合成路线,拓展固态电解质的候选材料,对固态电解质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本文采用与快钠离子导体(NASICON)结构类似的Na3La(PO4)2(NLPO)为前驱体,通过液相离子交换,合成新型锂离子固态电解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