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BF1基因多态性、rs10811656与冠心病相关性研究及其机制探讨

来源 :南京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zjpjwx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中国汉族人群EBF1基因变异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目的:EBF1是在早期B细胞发展中表达的一个重要转录因子,早期研究显示EBF1能够调节糖尿病和中央型肥胖小鼠血糖和脂质代谢。最近,位于EBF1基因内含子区域的位点rs36071027基因变异显示和颈动脉中膜厚度具有相关性,但是这个多态性位点是否和冠心病以及其严重程度是否相关仍然不清楚。方法:本研究包括293个冠心病病例和262个健康对照。所有对象均行冠脉造影确认冠脉病变与否及程度。应用LDR的方法检测rs36071027位点的基因型,此外,冠心病患者依据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分为单支、双支、三支病变分为3组,以此为判断冠心病的严重性的依据。多因素Logistic回归校正常见混杂因素的影响。结果:冠心病患者rs36071027位点中TT基因型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4.8%vs.1.5%,95%CI:1.13-10.81 P=0.029)。受试者中携带T等位基因型者患冠心病风险明显高于携带C等位基因者(additive model:95%CI:1.13-2.23,P=0.008)。在调整心血管危险因素后,相加模型和显性模型分析仍然显示rs36071027中T等位基因携带者患冠心病风险概率较C等位基因携带者(additive model:OR 1.56,95%CI 1.10-2.22,P=0.013;dominant model:OR 1.60,95%Cl 1.07-2.41,P=0.023)。此外,糖尿病和rs36071027 CT+TT基因型和冠心病病变支数具有明显相关性。结论:我们的研究表明在中国人群中EBF1基因的rs36071027位点TT基因型及T等位基因和患冠心病风险及其严重性具有明显相关性。第二部分rs10811656位点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群冠心病遗传易感性相关性研究目的:冠心病是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复杂性疾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并成为国民经济的重大负担。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wide association analysis studies,GWAS)发现9p21.3大量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与冠心病发病风险密切相关。本研究在此基础上,探讨中国汉族人群rs10811656位点多态性与冠心病的发病风险有无相关性。方法:本研究采用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纳入304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认冠心病病例,同时纳入251例冠状动脉造影结果阴性对象作为健康对照,分析rs10811656位点多态性与冠心病的发病风险的关系。多因素Logistic回归校正常见混杂因素的影响。结果:本研究发现rs10811656位点TT基因型在冠心病人群中的分布明显高于对照组(16.1%vs.10.7%),TT基因型明显增加冠心病发病风险(修正后OR:1.96,95%CI:1.09-3.505,P=0.024)。与非冠心病的对照组相比,TT基因型与稳定型冠心病发病密切相关(修正后OR:1.42,95%CI:1.06-1.90,P=0.017),但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病风险无明显相关性。根据冠脉造影的结果,把冠心病病例分为单支、双支及三支病变,研究发现TT基因型与冠心病双支及三支病变有显著性相关(修正后的 OR 分别为:1.68;1.60,95%CI 分别为:1.14-2.44;1.10-2.33,P值分别为0.009;0.02)。进一步的分层分析发现TT基因型在男性组(修正后的 OR=1.82,95%CI=1.10-3.01,P=0.02)和吸烟组中(修正后的 OR=2.13;95%CI=1.06-4.26;P=0.033),明显增加患冠心病的风险。但风险基因型TT在年龄分组中未体现与冠心病发病风险的相关性。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rs10811656位点多态性与脂代谢异常等冠心病传统的危险因素无显著性相关。结论:研究结果显示rs10811656TT基因型显著增加冠心病发病风险,TT基因型与冠心病的严重程度相关,而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生风险无关,在男性及吸烟人群中,TT基因型与冠心病的遗传易感性密切相关。第三部分CDKN2A/2B基因减轻内皮细胞炎症反应的分子机制研究目的:内皮功能损伤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始动因素,炎症反应在其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我们前期研究发现位于人9p21.3区域的rs10811656多态性位点与中国人群冠心病发病风险密切相关。CDKN2A/2B基因与9p21.3区域毗邻,是调控细胞周期的重要基因,在动脉粥样硬化进程中起重要作用。但目前为止,关于CDKN2A/2B对调控炎症反应在内皮功能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方法: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给予CDKN2A/2B过表达腺病毒载体处理,研究过表达CDKN2A/2B对Ox-LDL诱导的内皮细胞炎症损伤的影响及炎症反应相关MAPK信号通路的作用。在此基础上给予MAPK信号通路激活剂,明确CDKN2A/2B是否通过抑制MAPK信号通路的激活从而减轻内皮细胞炎症损伤。结果:Ox-LDL刺激可以诱导内皮细胞炎症因子TNF-α、IL-6和MCP-1的表达增加,并导致CDKN2A/2B的表达降低。过表达CDKN2A/2B可以显著抑制Ox-LDL诱导的炎症因子TNF-α、IL-6和MCP-1表达增加,并且可以抑制Ox-LDL诱导的MAPK信号通路JNK和p38蛋白的磷酸化。给予MAPK信号通路激活剂Anisomycin则可以部分阻断CDKN2A/2B过表达对Ox-LDL诱导的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结论:CDKN2A/2B具有减轻内皮细胞炎症反应的作用,其分子机制可能与CDKN2A/2B抑制MAPK信号通路的激活有关。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1 100例妇科阴道分泌物检查结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12月于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南平人民医院就诊的女性患者1 100例,对所有患者进行白带分泌物标本涂片以及显
目的采用近红外透射光谱法,进行蟾皮提取液浓缩过程中密度、含水率和吲哚类生物碱的快速检测,实现浓缩过程的状态监测和质量控制。方法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建立不同光程
目的采用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HZ08的有关物质进行结构鉴定。方法采用Sapphire C18(4.6 mm×250 mm,5μm)色谱柱,甲醇-甲酸醋酸铵溶液(1 L中含有甲酸1.0 mL和醋酸铵2.0 g)流动
聋教育的目标是促进聋生全面发展、适应社会、融入社会。本文以某学院304名聋人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以社会交往作为测量指标对他们的社会融合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
高校博物馆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开展志愿者活动,利用博物馆优雅的环境和浓郁的文化氛围,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又为高校精神文明建设树起一面
校园文化,是发生在校园范围内的一切文化现象的总和。作为精神文化的一部分,校园中凸显出来的师生榜样是这个特定的文化区间内涌现出来的正面典型,集中地反映出师生的精神风貌、
从工艺、操作等方面提出感应炉节电的主要措施。这些措施对感应炉的节电起到很大的作用。
<正>课间操时间到了,我起身去操场。习惯了,到室外呼吸一下新鲜空气,活动活动筋骨,看学生伴着音乐有节奏地做操,那是怎样的惬意!
期刊
<正>围绕《宁波都市区开放发展和一体化发展行动方案》的具体要求,聚焦重点任务、重大平台、重大项目抓好落实: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港航物流服务全面提升、开放型
<正>袋鼠式护理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又称为皮肤接触式护理[1],近年来在临床上应用较广泛.袋鼠式护理方法可维持早产儿体温,亦可有效减少新生儿喂养不耐受、吸入性肺炎等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