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回顾国内外住院患者跌倒预防的研究进展,了解目前住院患者跌倒预防现状及存在的不足;利用文献回顾、证据评价与整合、专家会议等方法构建住院患者跌倒预防及管理的工作方案,通过类实验研究方法,探讨以循证为基础的住院患者跌倒预防及管理方案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并进行成本效益分析;为患者及医院提供科学、规范、有效的跌倒预防措施,以降低跌倒发生及跌倒致伤害的发生,保障患者安全,提升医疗护理质量。方法:1.以“约翰·霍普金斯护理循证实践模型”概念框架为基础,检索国内外权威机构发布的住院患者跌倒预防及管理临床实践指南,运用约翰·霍普金斯证据等级与评价工具对检索到的指南进行质量评价。同时对临床实践指南中的推荐意见进行整合,构建住院患者跌倒预防及管理方案初稿。通过专家会议法,调查方案初稿可行性与适用性的,筛选出可操作的、符合我国临床情境的推荐意见,最终形成方案终稿。2.按照住院先后顺序,对照组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9月入住山东省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患者,实施常规预防跌倒管理方法,干预组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9月入住该院患者,启动住院患者跌倒预防及管理方案。比较对照组与干预组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跌倒所致伤害发生率、跌倒所致2级及以上伤害发生率,并且对跌倒预防措施成本效益指标进行分析。应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对于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使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率的比较使用卡方检验,当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通过对指南检索与评价、证据的评价与综合,构建了住院患者跌倒预防及管理方案初稿,经过专家会议法对初稿的结构、项目及内容进行了讨论及修改,最终形成了住院患者跌倒预防及管理方案,其中包括跌倒管理、跌倒危险因素、跌倒风险评估、标准预防性干预措施、高风险患者跌倒预防性干预措施、患者参与、跌倒后处理与干预、出院后指导等8个部分。2.比较对照组和干预组跌倒发生情况及分析干预的成本效益。实施循证方案后,两组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从0.12‰降到0.1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住院患者跌倒所致伤害发生率从64.58%降到43.48%(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干预后住院患者跌倒所致2级及以上伤害发生率从29.17%降到8.7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跌倒预防及管理循证方案的成本效益分析显示,方案实施后降低患者医疗费用,为医院节约医疗成本;虽然第1年净效益为负值,但3年后净效益达50万。结论:通过系统的指南检索、证据质量评价与整合发现,目前跌倒预防及管理的相关指南整体质量较好,证据内容较全面,推荐意见基本一致,但跌倒指南与临床实践存在一定的差距。本研究,通过类实验研究方法对方案可行性和效果进行临床验证,结果显示基于循证构建的住院患者跌倒预防及管理的方案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与有效性。干预组较对照组相比,在降低跌倒所致伤害发生率、跌倒所致2级及以上伤害发生率方面改善明显。跌倒预防成本效益分析显示,基于循证的跌倒预防及管理措施,为患者节约了医疗费用、降低了医院医疗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