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扎渡水电站导流洞进口边坡稳定性分析

来源 :河海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553270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糯扎渡水电站工程是澜沧江中下游河段水电规划中库容最大、技术指标优越的项目,并且处于复杂的地质环境条件之下,工程施工后将在不同部位形成众多的岩质高陡边坡。1#、2#导流隧洞布置于工程区左岸,隧洞进口处自然边坡上部存在大的危岩体,该边坡的稳定性不只对边坡本身而且对导流隧洞进口段的开挖影响巨大。 本文对糯扎渡水电站左岸导流洞进口边坡进行了系统深入的分析研究。主要采用三种方法对该边坡的多个工况进行了稳定性研究:二维极限平衡法、三维有限差分法、强度折减法。 首先运用二维极限平衡法、三维有限差分法以及强度折减法通过安全系数的对比以及应力应变分析对边坡在自然状态和边坡开挖状态下的稳定性进行分析; 其次考虑隧洞开挖对边坡稳定性影响,分析了隧洞进出口段边坡与隧洞相互作用原理,并通过三维有限差分法和强度折减法对隧洞开挖状态下进口边坡的稳定性以及隧洞进口段的应力变形情况进行分析: 最后探讨了预应力锚索对边坡加固的作用原理,并通过数值模拟预应力锚索考虑预应力锚索加固对边坡开挖状态下以及隧洞开挖状态下边坡稳定性的作用。 本文以糯扎渡水电站工程地质环境条件、复杂边坡岩体结构成因特征的研究为基础,以岩质开挖边坡的稳定性研究为核心,通过多种方法分析和评价了导流洞进口边坡的在不同工况下的稳定性。
其他文献
在1994年美国的北岭地震和1995年日本的阪神地震中,曾经被认为具有良好抗震性能的钢框架的梁柱连接处发现了大量的脆性断裂现象。地震后人们对新型钢框架梁柱连接形式及其对
软土地基上高速公路拓宽工程是高速公路建设的新阶段,将是我国公路建设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由于新老路堤施工的时间差异,导致新老路基产生明显的差异沉降,进而使结合部路面产生
1994年美国Northridge地震和1995年日本Kobe地震的震后调查,引发了工程界对于钢框架结构梁柱连接断裂破坏的广泛研究。节点的断裂失效模式,可归结为应力集中区域的超低周疲劳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隧道和地铁等地下结构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土与结构物动力相互作用问题成为地震工程和土木工程领域的前沿课题。目前其在理论分析、试验和观测上取
局部场地对地震动影响是近40年来地震工程等领域中的热点研究课题。该问题在各向同性介质中已有广泛研究。然而,岩土在沉积风化过程中表现出明显的横观各向同性特性。目前,场
近年来列车运行速度的大幅提升,极大地促进了沿线地区经济的发展,也显著地改善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水平,但同时引发的环境振动问题也愈显突出,特别是当列车移动速度与临界速度
中空筒体钢结构与一般筒体结构不同,它是由若干根柱组成环形,柱与柱之间用构件连接起来形成筒体来共同承受水平和竖向荷载的、底部有很大的净空的一种筒体结构。其特点是高径
大跨建筑结构选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决策问题,具有强烈的综合性。同时结构选型不仅仅是在多个结构方案中进行最优结构方案的选择,同时应该包括结构形式的设计。 针对结构选
随着我国水体“富营养化”问题日益严重,以控制富营养化为目的的脱氮除磷逐渐成为当今污水处理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我国南方城市污水处理厂进水碳源普遍不足,传统生物脱氮除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