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双层片的处方工艺研究

来源 :河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vsby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E-S双层片进行处方工艺研究,并进行了相关工艺验证。  在处方前研究中,首先考察了E片与S片的理化性质,然后根据E与S有关物质的检测方法,对E的原辅料相容性以及S的原辅料相容性进行了研究。  根据资料数据显示,临床推荐E的剂量为10 mg,S的通常治疗剂量为20 mg。因此,本研究中制备的E-S双层片规格为10 mg/20 mg(E/ S)。设计片重为200 mg,E层与S层各100 mg。  在处方前研究的基础上,分别进行E与S层处方的筛选和优化。E和S均属于生物药剂学分类Ⅱ类药物,为低溶高渗药物。选择的辅料应满足药用标准,并且与活性成分有良好的相容性。E和S水溶性较差,其吸收速率主要取决于溶出速度。在E层辅料的选择方面,特别加入增溶剂,以提高其溶出速度。E水溶性极差,在水中的溶解度约0.01 mg/mL,对其进行微粉化操作,以提高其溶出度。选择相关辅料,以溶出度为评价指标,进行单因素考察。E层的处方筛选中,对崩解剂、增溶剂、粘合剂的用量进行了优化,最终确定了E层的处方及制备工艺。S几乎不溶于水,并且存在化学稳定性差的问题,因此,辅料的选择对S的溶出速度和有关物质影响较大,需要考虑的因素相对较多。加之S易发生氧化反应,因而需要加入的辅料还应当包括抗氧剂,以确保其在工艺制备过程中和储存期间的稳定性。经过对S粒径的考察,选择相关辅料,对涉及的辅料进行单因素考察。进而对辅料的用量进行优化,最终确定了S层的处方及制备工艺。  在制备工艺的研究中,按照最优处方,将两主药分开制粒压制三批双层片(批号:20140701、20140702、20140703),并对所压制的双层片进行工艺验证。由结果可知,各项考察指标均符合要求。对自制E-S双层片(批号:20140701)及市售原研E片及市售原研S片进行了四种介质的溶出曲线对比,E与S的相似因子f2均>50,说明自制E-S双层片中E的溶出行为与市售原研E片等同,S的溶出行为与市售原研S片等同。
其他文献
摘 要: 数学课堂教学活动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逐渐接受数学思维的一个过程,学生通过学习和思考,根据已有知识建构数学想象空间的活动。课堂教学是一个变化动态的过程,教师需要用变化的、辩证的观点完成数学课堂教学任务,要求变教师“满堂灌”的方式为诱导启发的方式,变以教师为中心为以学生为本,让学生在与教师的互动中体会到乐趣,激发学习动力,变枯燥无味的课堂为开放灵活的课堂,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  关
摘 要: 在计算教学中,教师在让学生理解算理、掌握计算方法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检查的习惯和能力,这样学生的计算能力一定会得到大大提高。  关键词: 小学数学 计算教学 计算能力  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计算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对数字计算的敏感度,使学生能够准确、迅速、灵活地掌握计算方法,发展数学思维。新课标背景下的计算教学,除了适度降低了计算难度外,更进一步地考虑了低年级学生
摘 要: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进行了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的尝试,有效促进了小学数学教学水平的提高。应发挥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优势,科学选择信息技术手段整合课程资源,提高数学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 现代教育技术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整合研究  一、巧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国教育家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说明兴趣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动力。学生对学习感兴趣时,注意
急性胃黏膜病变发生于多种病理过程,其损伤涉及胃酸、胃蛋白酶、幽门螺杆菌、药物、应激、乙醇、手术等。近年来缺血再灌注在急性胃黏膜病变发生机制中的重要作用已引起人们的广泛重视。虎杖苷(Polydatin,PD),即白藜芦醇苷,是虎杖的有效成分之一,具有保护心肌细胞,改善微循环,抑制血小板聚集,抵抗内毒素休克,降血脂,镇咳、平喘,抗病原微生物等多种药理作用。有关PD对急性胃黏膜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尚未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