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讨中青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合并不同类型心律失常时,血压水平及心率变异性与心律失常类型、频率之间的关系,为中青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律失常的预防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研究对象:选择自2017年12月至2018年10月来泰安市中心医院就诊的中青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60例,其中男性99例,女性61例,年龄19岁-59岁,(平均48.48±7.15岁)。所有研究对象均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年修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中青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合并不同类型心律失常时,血压水平及心率变异性与心律失常类型、频率之间的关系,为中青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律失常的预防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研究对象:选择自2017年12月至2018年10月来泰安市中心医院就诊的中青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60例,其中男性99例,女性61例,年龄19岁-59岁,(平均48.48±7.15岁)。所有研究对象均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年修订版》的高血压诊断标准:首先排除继续性高血压,并且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测量,所得的血压值: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所有研究的对象都同时给予24小时动态血压、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通过动态心电图分析的心律失常结果,根据KLeiger分级及Lown分级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1组为高血压伴频发心律失常组,共120例;2组为高血压伴偶发或无心律失常组,共40例。其中1组患者根据期前收缩的起源部位再分为A、B、C三组,每组40例。A组为高血压伴频发房性心律失常组,包括单发房性早搏,成对房性早搏,房性早搏二联律及三联律,短阵房性心动过速及心房颤动。B组为高血压伴频发室性心律失常组,包括单发室性早搏、成对室性早搏,室性早搏二联律及三联律,短阵室性心动过速。C组为高血压伴频发混合型心律失常组,包括频发房性心律失常及频发室性心律失常。研究方法:采集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年龄、性别、身高、体重,有无高血压家族史、吸烟史及饮酒史等个人信息,并计算体质指数(BMI),应用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仪器及相关软件分析系统、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仪器及相关软件分析系统,记录各组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各项时域指标总体标准差(SDNN)、均值标准差(SDANN)、差值均方根(RMSSD)、相邻NN相差大于50ms的个数占总心跳次数的百分比(PNN50)以及动态血压各项指标24小时平均收缩压(24h-SBP)、24小时平均舒张压(24hDBP)、白昼平均收缩压(d-SBP)、白昼平均舒张压(d-DBP)、夜间平均收缩压(n-SBP)、夜间平均舒张压(n-DBP)等指标,使用SPSS 25.0统计学软件比较各组间各项指标的差异。结果:1、对所有研究对象的一般临床基础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体重指数、有否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病家族史进行比较,在统计学上,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2、1组患者和2组患者相比较,1组患者心率变异性各项指标(SDNN,PNN50,SDANN,RMSSD)均有不同程度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A组、B组与C组,两组组间相比较,C组各项指标(24h-SBP、24h-DBP、dSBP、dDBP、nSBP、nDBP)均较A组、B组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随着高血压水平升高,心律失常发生类型越多。结论:1、在中青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心率变异性和心律失常发生类型和频率相关,频发心律失常患者较偶发或无心律失常患者,心率变异性各项指标均明显降低,说明自主神经功能受损的是高血压伴频发心律失常患者。2、在中青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血压水平和心律失常发生类型和频率相关。随着高血压水平升高,心律失常发生的频数越多,类型也越多。3、动态心电图和动态血压这两项检查,对预防和治疗中青年原发性高血压起着重要的监测作用,并且心率变异性这一指标可以预测其发生心律失常的类型和分级。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会阴部超声冠状切面测量妊娠第22-38周正常男性及女性胎儿肛殖距(AGD)并探讨其参考值范围,研究不同孕周胎儿肛殖距的变化规律,用于指导超声检查,为胎儿生殖系统畸形的产前筛查提供准确的胎儿发育数据。方法随机选取10400例来我院超声科进行Ⅱ级或Ⅲ级超声产前筛查的孕妇,排除已知可能影响胎儿发育的各种异常情况后,最终选出共计9608例正常单胎妊娠胎儿作为研究对象,并对所有胎儿都进行产后随访,进
研究背景与目的: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一种以血糖含量升高为特征的慢性疾病,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和增加。其中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占主导地位,其危险因素包括社会人口学因素和生活方式,例如肥胖、运动减少、饮食不良和吸烟,然而,这些因素并不能完全解释这种疾病的发生。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是
目的基于T1WI结构像数据,探讨在正常老化过程中,大脑皮层(包括大脑皮质层厚度、表面积、体积、局部回指数(local gyrification index,LGI)与灰质(gray matter,GM)核团(尾状核、伏核、海马、杏仁核、苍白球、壳核和丘脑)与年龄增长的形态学相关性变化。材料和方法基于GE的1.5 T磁共振扫描仪,本研究共采集了54名健康人的高分辨率T1WI结构像,所有被试的年龄范围
目的:结合乳腺Fischer’s评分和扩散加权成像,探讨如何对BI-RADS-MRI 4类病变进行亚分类,提高BI-RADS分类的准确性。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6月至2017年4月行乳腺MRI检查的患者301例,其中经穿刺活检或者手术病理证实150例,7例因DWI伪影较重无法测量ADC值被排除,共143例患者(150个病灶)纳入研究。所有患者手术之前均行乳腺MRI平扫、多期动态增强扫描及DWI检
目的探究脊柱转移瘤患者在接受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术治疗后,不同粒子植入数患者产生的放射源在不同距离与时间对周围环境产生的辐射剂量率变化规律及有效防护措施。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8年8月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东院收治的脊柱转移瘤患者96例,依据植入的125I粒子科里数,所有患者被分为5组,分别是1-30颗组、31-60颗组、61-90颗组、91-120颗组及121颗以上组,组间资料差异无统计学
脑卒中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的主要病症表现为脑组织缺血和脑血管破裂出血等,其发病率目前有不断提高的趋势,很多患者因此而死亡。根据相关统计结果表明目前脑血管病已居于我国各种疾病死亡首位[1]。目的:本文在泰安地区开展脑卒中筛查,且针对脑卒中高危群体社区开展[2]健康宣讲,提供一定的医疗咨询,以便促进民众更深入认识脑卒中,在日常生活中对相关的危险因素进行合理的控制,从而为这种疾病的预防
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前列腺癌已经越来越常见,且近年来我国由此导致的死亡率也出现了显著上升。血PSA值作为单一监测指标,具有更高的前列腺癌阳性诊断预测率。但当血PSA值位于灰区时,前列腺癌与前列腺增生诊断有很大的重叠性,局限性明显。家族病史是前列腺癌的最重要易患因素。因此,提供家族史结合灰区血PSA临界值对前列腺癌的诊断十分必要。目的通过对我院泌尿外科有家族史且血PSA值位于灰区的患者,行经直
目的评估血清胃蛋白酶原I和II的比值(Pepsinogen I/Pepsinogen II,PGR)、胃泌素-17(Gastrin-17,G-17)联合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检测在胃癌早期筛查中的价值,以明确血清胃蛋白酶原(Pepsinogen,PG)和G-17与胃黏膜病变程度、病变部位的相关性,以及幽门螺杆菌感染对上述指标的影响,探究早期胃癌筛查有效的评估方法
目的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期常见的症状,近期研究发现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可对患儿的肝肾、心肺等器官组织和血液、免疫系统造成损伤,因此早期诊断对该病的防治具有关键意义。本课题的目的:1)主要是通过检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血清中总胆红素和肌钙蛋白、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同工酶、BNP等数值的改变,观察高胆红素对心肌的影响,对早期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与心肌损害的相关性进行临床分析。2)观察合理应用营养心肌药物对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