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地方音乐在陕西筝乐中的运用

来源 :西安音乐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yu_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陕西筝乐发展的脉络悠长深远,内容丰富、形式多元。它植根于陕西戏剧、说唱、民歌、鼓乐等民族民间艺术形式和人文生态环境之中,并成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开始,陕西筝乐发展历经启蒙、初创、成熟和创新四个阶段,几代陕西筝人(兼作曲)和职业作曲家不断实践、探索,编创出了140余首风格迥异的陕西筝曲,其中部分作品成为当代专业教学和赛事活动的必选曲目,获奖频频,成为筝界一大亮点。通过研究陕西筝乐,发现职业和非职业作曲家都共同走过一条创作之路,即取材于地方音乐资源,以“器乐化”的形式衍化为陕西筝乐。本文旨在呈示地方音乐的资源特点及其对筝乐创作的重要性。通过本土音乐元素在陕西筝乐创作中的吸收和借鉴,分别从音乐资源、作品风格及曲式结构上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出陕西筝乐在不同时期对地方音乐资源的运用及其与地方音乐之间的关系,促进筝乐创作。
其他文献
莫言是中国当代作家中立足本土写作的杰出代表,在吸纳了多方资源后他寻找到了一条属于自己的写作道路。对人类困境与危机的呈现是他多年来一以贯之的文学实践,探索对危机的拯
现存的"东京话本"形象地展示了宋元时代东京的"市井"风貌。东京的市井名胜,为小说人物活动提供了必要的场所,而市井人物活动又反衬出名胜的市井色彩。东京话本描绘了当时东京
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使得地籍信息变更频繁,城镇土地利用及土地权属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地籍信息量也越来越大。面对如此变更频繁、数量巨大、来源丰富的
迈斯特作为思想史上的"反动派"似乎已无价值,但施展博士的《迈斯特政治哲学研究》抓住迈斯特对权力的深刻理解,将迈斯特引入当代中国权力重建的对话中来。迈斯特站在神秘主义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高等教育信息化逐步深入,越来越多的高校和教育研究学者开始关注混合学习的作用。在这样的背景下,混合学习模式为高校的教育改革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思
<正>距离高考不足半年,有人可能会说,现在奢谈数学文化,不如谈点解题技巧、应试窍门来得实在..但世上事的理解,往往是"道,进乎技也".过分追求技巧,一味被动应试,而对数学文化
为分析核电厂(NPP)数字化主控室(DMCR)操纵员的情景意识失误(SAE)问题,采用核电厂模拟机试验观察法、操纵员访谈法和认知任务分析法,建立SA模型,并将基于该模型的SAE进行分类
高速永磁电机具有体积小、功率密度大和效率高等优点,目前已成为国际电工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高速永磁电机的旋转速度每分钟高达数万转甚至数十万转,转子的空气摩擦损耗及高
经历了数百年的"黑暗时代",公元12世纪初之后的近200年,亚里士多德著作先是经过阿拉伯文转译,后来经过希腊文翻译,重新为西方所知晓。亚里士多德理论与基督教信仰和神学构成
马相伯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天主教徒。在中国近代社会,由于社会背景的巨大变化,中西文化之间的交流空前加强,宗教受到了广泛的争议。马相伯作为一个学贯中西,信仰虔诚的天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