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铅性肾损害效应标志物的Meta分析

来源 :中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x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对公开发表的关于从事铅作业人群肾脏损害效应标志物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通过比较获得较敏感指标,为职业性铅性肾损害的早期检测和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系统地收集职业铅接触人群肾损害的相关文献并进行质量评价。制定文献纳入的排除标准。对计算结果进行异质性分析、敏感性分析及研究偏倚检验。  [结果]  (1)未按工龄分组:尿酶NAG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WMD=-4.59,95%CI[-6.20,-2.98],且对合并效应量进行Z检验,得Z=5.58,P<0.05,说明合并效应量具有统计学意义。以β2-微球蛋白异常变化为结局指标的文献数量11篇纳入研究,异质性检验结果Q=3585.07且P<0.00001,说明各项研究间存在异质性,使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分析,暴露组尿蛋白β2-MG明显高于对照组,WMD=-61.62,95%CI[-73.03,-50.21],且合并效应值具有统计学意义(Z=10.58,P<0.00001)。以尿视黄醇结合蛋白异常为结局指标的文献4篇纳入研究,异质性检验结果Q=467.20,P<0.00001,说明各项研究间存在异质性,使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分析,暴露组RBP明显高于对照组,WMD=-168.98,95%CI[-333.59,-4.36],且合并效应值具有统计学意义(Z=2.01,P<0.05)。  (2)工龄分层分析,以尿酶NAG变化异常为结局指标的4篇文献纳入研究,异质性检验结果Q=1.68,P=0.64,说明各项研究间不存在异质性,故使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暴露组:低工龄组尿酶NAG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WMD=-5.07,95%CI[-5.39,-4.75],且对合并效应量进行Z检验,得Z=31.44,P<0.00001,说明合并效应量具有统计学意义,并且低工龄组、中工龄组、高工龄组、对照组间进行两两分析,得出NAG水平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且结果可靠。提示随接铅工龄的延长,接铅工人尿NAG变化显著。  [结论]:  检测指标NAG、β2-MG、RBP能够较好的反映出职业铅性肾脏损害的变化,在铅作业的健康监护中早期应加强对工人这些生物标志物的检测。
其他文献
对2018/2019年度全球油料油脂产销情况进行了论述,并对2019/2020年度的相关情况进行了预测.2018/2019年度,全球主要油料(干椰肉、棉籽、棕榈仁、花生、油菜籽、大豆、葵花籽)
NO作为生物体内一种重要的信使分子和效应分子,在体内广泛的生理和病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根据NO的化学性质和生物学效应以及研究者的不同,目前已建立起数种测定NO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