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朝鲜朝汉文讽刺小说是韩国汉文小说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对古代小说研究的细化和明朗化,古代朝鲜的汉文讽刺小说越来越被各国学者特别是亚洲研究者所关注。 本论文以朝鲜朝汉文讽刺小说为中心,在厘清讽刺小说发展脉络的基础上,重点研究封建政治、经济、文化制度对人性的异化,以及人们在压抑下的抗争或没落。据此主题,展开对人物形象的探讨。在讽刺小说主题这一环节,不仅把目光局限在传统对刺两班、刺儒的研究和对实学振兴经济的研究上,又结合朝鲜朝时期的道家思想,探索此类作品展现的人物对仙道世界的追求与自身欲念的冲突、矛盾等特征,更从婚姻制度角度探讨朱子礼法对女性的桎梏,也运用弗洛伊德思想解读封建礼教对男性性意识的压抑,这也是本文的创新之处。对人物形象的研究也突破了以往的既定研究,不仅分析了具体作家作品中腐朽两班和贞洁烈妇的人物形象,还将目光延伸至追寻朝鲜朝社会转型时期进步文人欲扭转现状而不得的隐者形象,这也是本文的第二个创新点。 论文采用文本细读、知人论世和影响研究法。在探讨朝鲜朝汉文讽刺小说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联时,不光着笔于儒家忠孝节烈思想对人性的束缚上,更试图将目光探寻到朝鲜朝阳明学、北学派实学和朱子理学的哲学层面。在探求与中国文学传统的关联这一部分,为了更清晰明了地展现朝鲜朝汉文讽刺小说与中国文学传统之间的关系,笔者试图结合论文对汉文讽刺小说的文体分类,探求传奇体、笔记体、传记体小说与史传文学的传承关系,并从中探寻文体特征、叙事视角,讽刺艺术与中国文学的关联。本文通过对以上各个环节或继承、或创新地研究分析,试图在呈现朝鲜朝汉文讽刺小说主题及人物形象的基础上,展现朝鲜朝汉文讽刺小说文学与中国文化重点是儒家文化的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