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政府公信力是影响一国政治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关键因素。在当前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行政改革大势下,公共服务供给已然成为基层政府与公众间的联接点。基层政府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能力不仅直接关系到服务型政府建设的进程及程度,而且会影响到公众对其信任即基层政府公信力。公共服务提供能力与政府公信力存在着这样一种互动关系:公共服务供给质量可以影响到政府公信力建设,通常是公共服务提供的质量较高则政府公信力亦较高,同时,较高的政府公信力可以通过降低服务成本、促进合作、提高公共服务供给效率来提高公众对服务结果的满意度。因此,公共服务提供与政府公信力的建设是一个螺旋式循环的过程:公众对公共服务供给满意度提高→政府公信力提高→公众对公共服务供给满意度进一步提高。近年来,我国基层政府公信力在不断向前发展的过程中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我国基层政府的公信力还有较多地方存在弱化现象,主要表现在:基层政府的政策信用弱化、基层政府的行为信用弱化、基层政府的资信信用弱化、基层政府的绩效信用弱化等四个方面。从公共服务提供能力视角出发,分析基层政府公信力之所以存在弱化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基层政府自上而下的单一公共服务供给决策模式,二是基层政府事权与财权不对等,三是基层公共服务提供主体单一,四是公共服务供给监管体系不完善及监督力度不足,五是缺乏科学有效的公共服务供给绩效评估体系。为了提升基层政府的公信力,必须在公共服务提供能力建设方面做好儿个方面的工作,一是优化公共服务提供政策的决策过程,二是确保公共服务提供的财力资源,三是构建多元化的公共服务供给体系,四是完善公共服务提供的监管体系,五是优化公共服务提供的绩效评估机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