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是促进证券市场健康发展和实现市场资源有效配置的重要条件。高质量的审计需求和审计供给是发挥审计作用的重要保证。在我国,政府在推动审计需求产生的同时,也通过一系列的制度改革提高会计师事务所的执业质量。从总体上看,目前我国的审计市场已具备了一定的提供高质量审计服务的能力,但是由于我国特殊的经济体制和市场环境等原因,我国的高质量审计需求仍然不足。从最终控制人视角出发研究审计师选择问题,深入分析高质量审计需求缺失的原因,有利于提高上市公司对高质量审计服务的需求,有利于提高资本市场资源配置的效率,同时也为政策制定者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本文首先从理论角度回顾了审计需求的三大假说:代理成本假说、信号传递假说和保险假说;然后,以2008年至2010年三年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代理成本、融资需求、法律风险对审计师选择的影响,以及不同最终控制人身份下这三者对审计师选择影响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国有及非国有控股企业的代理成本存在显著差异,代理成本影响审计师选择,且代理成本对审计师选择的影响因最终控制人身份的不同而不同;第二,融资需求与高质量审计需求正相关,且非国有控股身份会加强对高质量审计的需求;第三,法律制度环境越好,对高质量审计师的需求就越高,且非国有控股身份会加强对高质量审计师的需求。针对我国审计师选择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推动产权制度改革,增强股票市场流通性,改革IPO机制,加强法制建设等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