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资产会计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ijhvherjknv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是一个人多地少,人均资源相对缺乏的农业大国,要保障13亿多人口的基本生存需要,农业企业承担着重大的责任。农业企业的基本活动是通过对生物资产的管理,促进其生物转化,实现其价值增值。生物资产是农业企业的重要资产,对其进行恰当的会计处理是农业企业走向市场的必要过程,对生物资产的分类、确认、计量及披露是现代农业企业的责任与义务。为规范农业企业生物资产的会计处理,中国财政部于2006年2月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并要求中国境内的上市公司于2007年1月1日起执行。本文通过以下六章对准则本身和准则实施效果进行了研究。第一章首先介绍了本文选择生物资产会计处理作为所研究问题的背景,通过相关文献综述回顾了国内外生物资产会计处理的研究现状,据此确定了论文思路、框架和研究方法。第二章从会计目标理论出发,就国内外对资产的定义进行了探讨,确立了资产的定义、对生物资产及其相关概论进行了定义与甄别、对生物资产的特殊性进行了分析、对生物资产进行了分类。第三章研究了资产的确认与计量理论、分析了影响会计计量属性选择的因素,并据此对生物资产的确认与计量进行研究。在生物资产确认部分,特别讨论了“公益性生物资产”的确认;在计量部分,研究了国际及国内对生物资产计量属性选择的争议,确认了我国生物资产选择历史成本计量属性的合理性。特别讨论了天然起源生物资产的计量和自己营造的生物资产的历史成本构成。提出了将天然起源生物资产列入生物资产的不合理性,并建议将有限期限的土地开发成本,分期计入生物资产成本的建议。第四章运用规范研究方法研究了会计信息披露的理论依据,针对生物资产信息披露要求,比较了中国《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与《国际会计准则第41号—农业》、《会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与中国证监会《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15号—财务报告的一般规定》、就生物资产信息披露的要求提出了建议。第五章通过对在“农林牧渔”板块上市的61家公司披露的生物资产相关信息进行实证研究,并与《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中国证监会的“规则15”进行比较研究,揭示了《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的执行状况、找出了存在的问题及产出的原因,最后提出了改进的建议。第六章对全文进行了的总结。本文从资产概念入手,运用规范研究方法对生物资产的定义、分类、确认、计量和披露进行了理论研究;运用相关会计理论和中国相关法律、法规,结合中国现状对我国生物资产的分类、确认和计量属性的确定进行了评价并提出了建议;揭示了《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的执行状况、找出了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及产出的问题原因、提出了改进的建议。
其他文献
在论文的撰写过程中,本文以伦敦奥运会中国女排的6场26局比赛为研究对象,主要采用了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录像分析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通过对伦敦奥运会中
西南边疆民族地区由于其自然环境的复杂性和经济基础的薄弱性,决定了在"三农"新农村建设中任务的艰巨性和重要性,如何结合边疆实际,探寻一条"兴边富农"之路成为解决"三农"问
中国近代通商口岸的对外开放,推动了口岸城市近代化的进程,主要表现在城市经济结构和商品经济、交通运输、金融、市政建设、市民的思想观念等方面向近代化的转型。主要就上海
在我国,近几年来股份支付作为一种激励手段逐渐进入人们的视线并得到了越来越广泛地应用。据证监会《新会计准则执行情况》统计资料显示,截止到2013年4月30日,我国共有464家
内部审计的起源和历史由来已久。然而,其真正发展壮大却是近代以来的事情。美国著名的内部审计学家、现代内部审计之父——劳伦斯.索耶曾说过,内部审计的建设作用比保护和检
满族入主中原统一全国后,一部分汉人秉承后期儒家华夷之分观念,对于清政权的统治颇为不满。发生在雍正朝的曾静案就是其中一例。曾静案引起了雍正帝对于思想控制的警觉,因而《大
1994年,我国实行分税制改革,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与地方经济建设的资金需求之间缺口越来越大,地方政府融资问题一直备受关注。1992年,上海市政府组建上海市城市建设投资开发总
乒乓球运动在我国的发展源远流长。直至今日,已经不单单是大众百姓茶余饭后的娱乐消遣,还走入了普通高等院校的日常教学课程中,成为了深受普通高等院校学生喜爱的运动之一。由于
钢渣的综合利用对于冶金企业实现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由于钢渣含铁量较多、具有一定凝胶活性且其组分和性质特殊,故可广泛应用于冶金、建筑、农业、环保等方面
中国高等师范教育公共课《教育学》教材建设分为四个时期:一、以引进为主,创建中国化的时期;二、 教材的政治化、政策化的时期;三、恢复教育学的学科体系时期;四、《教育学》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