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例嗜铬细胞瘤和副神经节瘤临床特点分析

来源 :河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ytw89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嗜铬细胞瘤和副神经节瘤(pheochromocytoma and paraganglioma,PPGL)是血管儿茶酚胺分泌性肿瘤,来源于肾上腺髓质(嗜铬细胞瘤)和肾上腺外胸骨及腹部副神经节(副神经节瘤)的交感神经源性肿瘤,其典型临床症状表现为持续性阵发性高血压、头痛、躯干出汗过多和心悸,一些病人表现出严重的焦虑、紧张,有家族性倾向或偶然发现的肾上腺肿块的患者血压正常且无症状。嗜铬细胞瘤和副神经节瘤较为罕见,年发病率为1/300,000,其中20%为儿童及青少年。普通门诊成人高血压患者PPGL患病率为0.2~0.6%,儿童高血压患者PPGL患病率较高,估计为1.7%。生前未诊断而在尸检中的发现率为0.05%~0.1%。目的回顾性分析嗜铬细胞瘤和副神经节瘤患者临床特点。总结嗜铬细胞瘤及副神经节瘤基本特征、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方面,同时就临床特点加以分析,为临床诊断嗜铬细胞瘤及副神经节瘤提供依据,及早认识,及早识别,及早诊治提高患者预后生存治疗,减少转移及复发几率,降低死亡率。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分析。选取2012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河南省人民医院诊治术后病理确诊的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患者68例。按照临床诊断将患者分为嗜铬细胞瘤组和副神经节瘤组,总结及比较其临床特点。结果高血压为嗜铬细胞瘤及副神经节瘤最常见的临床表现,除高血压外嗜铬细胞瘤伴随症状发生由高到低依次为头痛(61.8%)、心悸(52.9%)、多汗(52.9%)、头晕(39.7%)、恶心(38.2%)、胸闷(23.5%)、腹痛(16.2%)、晕厥(7.4%)、体重下降(7.4%),而副神经节瘤临床特点相比,两组在性别、年龄、血压峰值(包括收缩压、舒张压)、肿瘤直径、糖耐量异常、发病时长、MN/NMN上比较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嗜铬细胞瘤组相比,副神经节瘤组患者更容易出现尿蛋白(X2=4.571,P=0.033)。嗜铬细胞瘤中,肿瘤直径与NMN呈正性相关(r=0.253,P=0.05),与发病时长呈负相关关系(r=-0.257,P=0.045);此外,MN与NMN之间呈正性相关(r=0.272,=0.034),即MN值越大,NMN越大。副神经节瘤组中,发病时长与年龄呈负性相关(r=-0.775,P=0.041)。副神经节瘤组与嗜铬细胞瘤组影像学表现相似,病理学无明显差异。结论嗜铬细胞瘤及副神经节瘤因临床表现多样且不典型症状较多,临床上需注意患者的不典型症状,必要时进行PPGL的定性检验;另外,PPGL发病时长越长对患者的肾脏损害可能越大,且MNs的值越高提示嗜铬细胞瘤可能越大,为嗜铬细胞瘤的初步筛查提供重要证据。
其他文献
我们以苦皮藤提取物的水解产物1β,2β,4α,6α,8β,9α,12-七羟基-β-二氢沉香呋喃为原料,设计合成了一系列β-二氢沉香呋喃倍半萜衍生物,采用了乙醚麻醉强制喂食法测定了它
太赫兹波在光谱中处于微波和红外波之间,鉴于它的独特位置,太赫兹波具有众多优良的特性,在很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然而,当前太赫兹源的输出功率普遍较低,为了探索如何
近年来,有机光电功能材料日益显示出独到的光电特点和广阔的应用前景。制备具有优异光电性能的有机材料和器件是21世纪材料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有机固体荧光转换材料由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三维重构已然成为计算机视觉和计算机几何学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主要解决波浪表面的观测,对波浪表面进行三维重建;简要描述了双目摄影测量和
由于代谢系统在自然选择过程中的进化和分化,所以在特殊环境中生长的真菌更易产生结构多样的活性次级代谢产物。自然界中真菌菌株资源很丰富,其所独有的代谢途径产生了很多重
在人为活动和自然干扰下,荒漠草原大块连续分布的自然景观,被其他非适宜生境分隔成许多面积较小的生境斑块,导致斑块破碎分离并由简单趋向复杂。猪毛蒿在这些破碎斑块中占重
弛豫铁电单晶通常具备比传统的压电材料更高的压电性能,这为它们在土木工程结构的健康检测等应用中提供了广阔的应用前景。虽然目前大部分学者都认为局部纳米极化区域是其具
自清洁材料广泛应用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如装饰材料、窗户玻璃、汽车反光镜和太阳能电池板等。TiO2由于化学稳定性高、无毒无污染、制备简单、价格低廉等优点而在自清洁领域
当前,伴随着分布式能源的快速发展,风力发电、光伏太阳能发电的容量持续快速增长,部分地区电网新能源出力占比大大提高,能源结构越来越多样化。为了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各国都开始在智能电网方面做出研究与探索,智能电网作为未来电力发展的方向,多分布式电源并网运行将是其关键所在,分布式电源的加入给电力系统注入了新的活力,但同时更多且更高程度的不确定因素对电力系统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如对用户侧动态响应研究的广泛开展
现在越来越多的汽车上安装了主动安全控制系统。车辆质心侧偏角是主动安全控制系统中重要的控制变量。由于直接量测成本很高,状态观测器是目前车辆质心侧偏角估计的主要技术之一。早期的研究主要利用线性观测器进行估算,如Kalman滤波器和Luenberger观测器等。在轮胎的线性区域内,这种估算结果比较精确,但在非线性区域内估算误差会比较大。因此,质心侧偏角的非线性观测器估计方法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然而由于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