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麻黄山地区延安组储层特征研究

来源 :成都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12次 | 上传用户:yun_breakcod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鄂尔多斯盆地是我国第二大盆地,也是同时集煤、石油、天然气三大能源于一体的最大的含能源盆地,也是“西气东输”的骨干资源基地之一。中侏罗系延安组是鄂尔多斯盆地麻黄山地区最主要的含油气层系,其沉积于晚三叠系印支运动之后的盆地稳定沉降期,形成厚度稳定、特征鲜明的河流-三角洲沉积体系。本文的研究目的就是对麻黄山地区延安组的储层特征进行研究,并对储层发育有利区带进行预测。笔者运用了沉积岩石学和石油地质学基本原理,依据钻井和测井资料,结合岩石类型、沉积旋回、沉积构造等多种手段,对延安组地层进行划分和对比;在精细地层对比的基础上,采用岩相和测井相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认为延安组的沉积体系属于两种类型:河流与三角洲沉积体系。延10为典型的辫状河河道充填型沉积,延9段为广覆型补偿沉积,至延9段古地形被填平,演化为沼泽化平原环境,其中延9~延6主要发育三角洲平原亚相。至延6结束,曲流河沉积开始发育。从古构造格局、沉积构造、结构、碎屑的成分特征诸方面探讨了研究区沉积物的来源:鄂尔多斯盆地麻黄山地区延安组主要存在三大物源,分别在研究区的北部、西部和西南部的隆起区,但是盆地的主要物源区为研究区的西部和盆地的北部。前侏罗系古河道的主流向是从西北流向东南。根据大量的岩芯分析和岩石薄片观察,延10段-延9段主要为长石岩屑砂岩、岩屑长石砂岩,粒度以粗~中粒为主;延8段、延6段、延5段以长石砂岩为主,粒度以细粒为主,中粒次之。粒度自下往上有变细的趋势.砂岩成分成熟度低为主,结构成熟度高为主。研究区主要的成岩作用有有压实作用、压溶作用、胶结作用、溶蚀作用和次生加大作用。溶蚀作用对储层物性起到了建设性作用。研究区延安组岩石孔隙类型较多,主要有原生粒间孔隙、粒内溶孔、铸模孔、溶蚀缝等。延安组地层物性较差,其孔隙度主要为10%~15%,而大部分储层的渗透率都小于10×10-3μm2。延8段孔隙度平均值14.12%、渗透率平均值80×10-3μm2,而且K>10×10-3μm2的样品超过60%;延9段、延10段孔隙度平均值12%左右,延9段渗透率平均值20.94×10-3μm2,延10段渗透率平均值仅1.7×10-3μm2,渗透性最差。因此延8段物性最好,而且其孔隙度、渗透率与孔隙结构参数间有明显的线性关系,应为粒间孔发育的孔隙性储层。通过分析沉积环境对储层控制作用得知,麻黄山地区延安组最有利的储集层为中砂岩,或者说是平行层理中砂岩相,其次为灰白色平行层理粗砂岩相,最差的是平行层理细纱岩相。根据物性、压汞等资料将工区内储集岩分为了Ⅰ:好储层;Ⅱ:中等储层;Ⅲ:差储层;Ⅳ:非储层四种类型。根据这个标准,延8段属于Ⅰ类:好储层;延9和延10段都属于Ⅱ类:中等储层。综合沉积相带和砂体展布、储层储集性能等多方面因素分析,对储层进行了综合评价。最终对储层发育有利的勘探区进行了预测。
其他文献
研究区的区域构造位置处于川北坳陷内,根据川东北地区多年来的钻探认识,结合四川盆地区域沉积研究成果,研究区内陆相层系主要经历三期构造运动,即印支期、燕山期、喜山期,其
随着逆变电源在各行各业的广泛使用,人们对逆变电源的性能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例如小型化,智能化,输出频率和电压可控等。伴随逆变技术的发展,各种高性能电子元器件,集成
学位
脂砚斋“至情说”强调小说写“情”的精神内核,认为情与淫相区别,“情里无淫,淫里无情”,情是一种艺术审美的爱,情是生命的灵魂.文学作品应写出情的深刻性、复杂性、矛盾性.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不断发展,旋转机械逐渐由小功率、低转速向大功率、高精密等自动化方向迈进。对于旋转机械而言,造成其振动的主要因素是转子不平衡,而由不平衡引起的转子碰摩、基础松动等复合故障也时有发生。本文在全矢动平衡技术基础上引出进动分解平衡法,该方法主要针对复合故障转子的动平衡,它可以有效识别非平衡故障因素的干扰,这对减少现场的盲目试重,降低生产成本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1、全矢谱技
低渗、特低渗透油气资源在我国油气资源中占有十分重要地位,而且随着未来石油勘探程度的逐渐加深,其所占的比例还将继续增大,目前,长庆油田已动用储量中特低渗透油藏占61%,产
矿区地质环境承载能力评估对确保矿区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大量研究及实践表明,采前科学合理的规划是减轻煤矿区地质环境问题的主要途径。通过建立煤矿区地质环境承载能力
开发测井数据库管理系统,可使得测井数据能够及时方便地存储到数据库中,对实现测井数据的共享查询和应用、从根本上提升测井数据的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本论文详细介绍
随着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等问题的日益严重,汽车的制动能量回收技术被研究得越来越多。气压储能式制动能量回收技术就是通过气泵将汽车的制动能量转化为压缩气体的压力能并储存起来以便重复利用。气泵作为气压储能式制动能量回收系统中的关键元件之一,其性能直接决定了制动能量回收的效率,因此,对应用于气压储能式制动能量回收系统的高压气泵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用价值。本文旨在对应用于气压储能式制动能量回收系统的气
由于低孔隙度、低渗透率和低电阻率储层在鄂尔多斯盆地油藏中所占的比例较大,这类储层在测井曲线上的响应特征较为复杂,导致油水层识别比较困难,降低了研究区储层测井处理和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