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内蒙古地区主栽的马铃薯品种费乌瑞它、克新1号、底西芮等为材料,采取分期播种、温室内遮光、人工气候室内不同温光处理、不同生态区播种方式,通过测定植株生长、内源激素含量、块茎的产量和品质等指标,分析了温度和光照对马铃薯品种块茎形成发育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早期播种,费乌瑞它、底西芮、克新1号3个马铃薯品种对光温利用时间长,促进植株的分枝数、主茎数、株高和叶面积的增长,块茎中淀粉和VC含量积累,而还原糖含量的积累却减少。2、在块茎形成期,和林地区的气温比武川地区平均高出6.85℃,但光照强度地区间无差异。武川地区3个品种块茎中的干物质、淀粉、还原糖含量略高于和林地区,但块茎中VC含量及叶片内ZR和GA3含量略低于和林地区。3、温室全生育期适度遮光降低温度和光强度时,3个马铃薯品种的株高、分枝数、主茎数、叶面积及块茎中淀粉、还原糖和VC含量均极显著降低;单株结薯数、大薯率及块茎产量明显增加,以早熟品种费乌瑞它表现最好。在不同发育时期遮光处理,3个品种的平均单株结薯数、产量和商品薯率均降低。4、分别在苗期、现蕾期、开花期短期遮光后块茎VC含量均增加,而生育后期遮光VC含量变化不大;苗期至开花期遮光处理能促进各品种ZR含量的积累。3个马铃薯品种块茎内K、Fe、Zn、Se含量随着发育时期延长而降低,生育前期遮光影响相对较小,生育后期遮光响相对较大。5、费乌瑞它、底西芮、克新1号3个品种在30℃8h条件下生长最快,20℃14h条件下最慢。在20℃条件下3个品种块茎中的淀粉含量和VC含量都达到最高,30℃条件下淀粉含量和VC含量最低。还原糖含量在20℃12h条件下最低,30℃8h条件下最高。3个马铃薯品种叶片内ABA和IAA的含量受温度影响较大、光照影响较小,高温对叶片内ABA具有明显促进作用,而对IAA有一定抑制作用。6、短日照处理可使马铃薯株高增加,反之降低,以苗期长日处理株高降低幅度最大。各品种植株分枝数和茎粗在长日照处理后增加,短日照处理后降低。长日照处理使大、中薯率和产量增加。幼苗期长日照处理能显著增加马铃薯叶片内ZR、GA3含量。生育后期长日照处理能促进块茎内K含量的积累。同一品种不同长、短日照光周期处理后,块茎内Fe、Zn、Se含量差异不明显,块茎内Fe、Zn、Se含量对光周期变化不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