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保护性耕作措施效应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 : 19次 | 上传用户:vbc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1年8月~2002年8月,通过在定西县李家堡乡进行的春小麦和豌豆田间试验,研究了陇中半干旱地区三种地面覆盖方式(不覆盖,覆秸秆,覆地膜)下传统耕作和免耕对土壤温度、土壤水分、土壤养分、作物生长发育及产量和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 (1)免耕秸秆覆盖(NTS)能够显著降低观测层的土壤温度,具有明显的“降温效应”;免耕不覆盖(NT)、秸秆还田(TS)能提高15cm以上各层次的地温,有一定的“增温效应”;传统耕作地膜覆盖(TP)、免耕地膜覆盖(NTP)能阻止夜间土壤温度的回
其他文献
园林生物质的绿色高效降解是实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重要环节,离子液体-生物酶作为环境友好型降解体系备受关注.通过合成1-丁基-3-甲基咪唑([Bmim])和1-乙基-3-甲基咪唑([Emi
河流是流域氮磷营养盐的主要输出途径之一,准确掌握其通量变化和驱动因素对流域营养盐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滇池主要入湖河流宝象河为例,基于周水质观测数据和逐日水量
玉米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和饲料作物,在我国种植面积居第一位。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其营养品质越来越重视。玉米籽粒氨基酸含量较低,尤其是必需氨基酸赖氨酸含量已经成为限制玉米营养品质提升的一大因素,因此提高玉米的营养价值必需提高籽粒中赖氨酸含量。opaque2突变基因可大幅度提高玉米中赖氨酸含量,但也带来了一些不利影响。为了探究Opaque2(O2)基因在玉米基因组中的的功能,本实验室构建了多对o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