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生诉讼的实证研究与制度完善

来源 :西南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s1983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派生诉讼是指当公司遭受不法侵害,公司拒绝或者怠于诉讼时,具备法定资格的股东为了公司的利益而以自己的名义代公司提起的诉讼。我国《公司法》在2005年修订后确立了派生诉讼制度,然而该法对派生诉讼的规定,更多地是停留在定义性条款的层面,未能充分考虑司法的种种需求,留下了一些疑惑和分歧,导致各地法院在处理相关案件时经常遇到“同案不同判”的尴尬局面。在理论界,对派生诉讼的研究成果十分丰富,但这些研究要么停留在理论阐释层面,要么是对域外制度的介绍和引入,对当下司法实践中派生诉讼的适用疑难问题仍缺乏充分关注,而这些问题急需以实证研究的方式予以梳理和廓清。本文一方面采取实证分析的方法,对派生诉讼相关案例进行收集和统计,利用统计数据对所涉问题进行整理和归纳。另一方面,本文欲通过规范分析,提出派生诉讼相关争议处理所应参照的标准和所需建立、健全的规则。本文分为六个部分,分别如下:第一部分,结合统计案例,对派生诉讼案由定性这一基本问题进行分析。准确界定当事人诉争法律关系的性质是案件审理的基础,而法院对诉争法律关系性质的判断是从确认涉诉案件的案由开始的。然而,司法实践中对派生诉讼的案由定性较为混乱,这导致不少法院局限于审查公司是否受到实体损害,忽视了对原告股东是否具有起诉权的事实审查和法律阐释。第二部分,通过对派生诉讼的提起数量、原告资格认定、原告股东持股比例等问题的统计分析,发现了以下现象:(1)派生诉讼的提起数量存在不足,这一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在于缺乏激励机制;(2)乐于提起派生诉讼的股东并非中小股东,持有相当份额股份的股东方才会提起派生诉讼,而其主要目的是争夺公司控制权;(3)司法实践中对原告股东资格的认定依据是工商登记,且股东对股份的持有应符合“持续持有原则”。第三部分,本部分通过对派生诉讼中被告人身份的统计,旨在探索除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外侵害公司利益的“他人”所包含的范围。从学理上看,司法实践中法院对“他人”的认定,有过宽之嫌疑。本部分对“他人”的应有之意作出了阐释。第四部分,本部分统计了派生诉讼的前置程序对提起派生诉讼所产生的影响,并分析了立法上对前置程序的设计缺漏、前置程序的形式和内容要求。此外,本部分对应当适用前置程序豁免规则的情形提出了具体意见和建议。第五部分,派生诉讼的提起要求侵害人对公司“造成损失”,司法实践中对“造成损失”的解释局限于实际损失、金钱损失。本部分通过研究认为:“造成损失”可以扩大解释为“可能对公司造成损失的危险状态”,对公司所受损害的救济模式也应更加灵活。第六部分,对完善派生诉讼的相关问题提出了意见和建议。首先,应完善提起派生诉讼的激励机制;其次,应建立、健全派生诉讼的和解机制。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b)检测在甲状腺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60例甲状腺疾病患者,其中弥漫性甲状腺肿伴甲状腺亢进症[Graves病(Graves病组)]135例,桥本甲状
<正>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发展,慕课学习资源的研究是当前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热点领域,虚拟学习、移动学习、泛在学习代表了慕课视域下网络技术与课程整合研究的新趋势。但是
随着网络侵权案件的不断增加,加强证据搜集、保全成为诉讼的关键环节,由于网络证据具有规律性,能够为有效保全提供技术支持。但由于国内网络技术存在漏洞,在网络电子证据公证
各县区组织部成立以县区委常委、组织部长为组长的舆论建设协调领导小组$$ 本报讯 为全面提升组织工作科学化水平,四川省广元市近日出台《关 于加强组织工作舆论建设的实施
报纸
综述了中药材中黄酮类化合物提取方法及药理作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为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提供参考。
绑架罪中的故意不具有可分性,完整的绑架罪故意涵盖非法拘禁和敲诈勒索两方面内容,但不能人为地将绑架罪的故意进行分割,认为仅仅是非法拘禁故意和敲诈勒索故意的简单叠加。
:进一步分析经济法现象 ,重新审视经济法理念 ,将有助于调整我国经济法学研究的态势 ,以摆脱目前令人困扰的处境。基于此目的 ,文章首先解释和分析了经济法现象具有的合理性
目的了解哈尔滨市结核病专科医院对肺结核患者的漏报情况,为进一步开展哈尔滨市结核病防治综合服务体系提供依据。方法摘录被调查机构的所有门诊、病房和检验室的诊断记录,查
从"橡皮土"的工程特性出发,在全面分析其产生机理的基础上,通过相应的室内击实试验,着重研究黏土在压实过程中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并简要探讨了防治措施。最后,以某工
可持续发展问题已经成为当前人们关注的焦点,中国传统文化的整体性思维方式似乎正成为解决此问题的良方。较之西方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的观点,中国传统的整体性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