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在全球“汉语热”的大背景下,汉语国际推广事业得到蓬勃发展。自2004年起,国家汉办开始在世界范围内开设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截至2015年12月1日,汉办已在全球134个国家(地区)建立了500所孔子学院和1000个孔子课堂。每年经由汉办选派赴海外任教的志愿者数目庞大,并有逐年增多的趋势。赴海外任教的志愿者肩负着教授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的使命。但海外任教并非易事,志愿者首先面临的问题便是跨文化交际的问题,特别是那些赴欧美的志愿者,他们面临的文化差异更大。要想明确如何对他们进行更有针对性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训,首先要发现他们在跨文化交际能力上存在什么问题。本文旨在对赴欧美汉语教师志愿者跨文化交际能力进行赴任前后的动态进行研究,调查问卷采用的是美国罗德岛大学陈国明教授研制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敏感度和效能感量表。共发放两次问卷,第一次面向149名赴任前的欧美志愿者,收回有效问卷140份,第二次向这140人中已赴任者发放问卷,共收回有效问卷45份。因他们的赴任时间不同,将这45份问卷分为两组,赴任1至4个月的为到任初期组,共29份;赴任5至8个月的为到任后期组,共16份。研究发现:(1)他们任前后的敏感度总体水平均高于效能感总体水平;赴任前后敏感度和效能感内部发展不平衡,敏感度的互动信心和互动专注较差,而效能感的互动掌控、互动松弛、行为弹性、讯息技巧和身份维持较差。(2)赴任前、到任初期和到任后期这三个阶段,敏感度下的互动信心和互动专注与敏感度下的部分能力存在显著相关性;效能感下的互动掌控、互动松弛、行为弹性、讯息技巧和身份维持也与敏感度下的部分能力存在显著相关性;赴任前很多能力间的显著相关性在到任后不再存在。(3)敏感度和效能感赴任前与到任初期以及赴任前与到任后期均无显著差异。(4)赴任前,不同学历志愿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有所差异,学历为本科的在互动信心、互动专注、互动松弛和互动掌控方面的表现优于硕士及以上学历的。根据以上发现,笔者对赴欧美汉语教师志愿者的培训提出了有针对性的5点建议,希望在提高跨文化敏感度的同时,更注重提高跨文化效能感;跨文化敏感度下互动信心和互动专注有待提高,跨文化效能感下互动掌控、互动松弛、行为弹性、讯息技巧和身份维持有待提高;对上述能力的提高,可利用各维度间相关性;着重赴任前的培训;提高学历为研究生的志愿者的互动信心、互动专注、互动掌控和互动松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