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传承的新路径研究——以湖北省宣恩县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为例

来源 :中南民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BGODWHBGO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文化是一把能够打开民族凝聚力和民族认同感这两扇大门的关键钥匙,一个民族的延续实质上就是一代又一代的民族成员对本民族的历史文化的传承。随着大批量的少数民族群体进入现代性社会,一种微妙的紧张感逐渐在少数民族地区散播开来:现代性学校教育会否给本民族的传统文化造成冲击?这种冲击会否使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发生传承断裂?为了寻找传承民族民间文化的新路途,如今的“民族文化进校园”在云贵两地进行得如火如荼,而这火也渐渐蔓延至了湖北恩施的宣恩县,然而这把火烧的纯不纯,还有待考量,因此,对宣恩县的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进行系统的调研对其未来的发展和改革方向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宣恩县的民族文化丰富多彩且大都具有极高的文化传承价值,然纵观宣恩县的文化传承历史,多数都已经或即将消失于群众的眼帘之中,为了保护民族民间文化的生存空间,宣恩县做了许多的努力但都成效不大,随着学校传承民族民间文化的活动在云贵两地的大力开展,宣恩县的学校及政府开始正视民族文化进校园的存在意义。  本研究将宣恩县金陵寨小学和民族实验小学两所学校作为研究样本,运用文献搜集、问卷和访谈调查三种方法,对这两所学校开展的民族文化活动进行了发展历程的梳理和活动实施情况的描述。同时本文对这两所学校在实施民族文化活动的过程中的实施成效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探讨,阐述了其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各类问题,包括政策及经费保障缺乏、校本课程文化深度不足、师资培训力度不够和社会负面影响较多等多项问题。本文立足于多元文化教育的理论基础,对各类问题的产生原因进行探索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解决举措建议。
其他文献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