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当下的职业教育研究领域中,职业教育科学研究与实践研究占据着主流地位,职业教育哲学研究则处于边缘地位。职业教育哲学研究的薄弱局面,导致诸如职业教育本体问题、认识论基础问题以及价值问题等职业教育的根本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哲学层面的解释与澄清,从而影响着人们对职业教育的认知和理解,也从根本上影响着职业教育实践的改革与进步。技术哲学全面反思技术,不仅探究技术本质、技术与科学的联系与区别、技术认识模式等技术内部问题,还关注技术与人、社会、自然的关系等技术外部问题,诉诸技术价值与人文价值的统一。这对于以技术为核心的职业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改进具有极其重要的启示意义。本研究的目的在于诠释与分析职业教育的根本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关于职业教育实践的理论构想。本研究将文献法、历史法、哲学思辨法作为基本的研究方法。运用文献法对技术哲学的相关理论进行深刻阐释、对职业教育相关理论进行详细梳理;运用历史法把握技术哲学与职业教育的历史发展脉络及二者的内在关联;运用哲学思辨法对职业教育的根本问题进行分析:采用现象学的方法揭示职业教育与技术生存的内在关系,运用技术认识论分析职业教育的认识论基础,运用技术价值论阐明职业教育的存在意义。建基于以上分析,从理论层面构建职业教育实践的理想图景。本研究的思路和结论如下:首先综述和整理与本研究相关的技术哲学理论,挖掘技术和技术哲学的内涵,重点阐明技术哲学的理论框架的三个维度,即技术生存之维、技术认识之维以及技术价值之维。接下来,以三个理论维度为分析框架和理论依据,对职业教育的本体、认识论基础以及价值三方面根本问题进行诠释与分析:立足于技术生存论的视角,通过对职业教育本体基础与本体诉求两个维度的考察,提出职业教育本体在于人的技术生存与教育允诺的统一;以技术认识论作为分析工具,探究职业教育目的确立过程中技术理性与技术合理性的博弈,阐明职业教育课程学问化的技术认识论根源、职业教育课程的知识选择和组织所依据的技术知识的转化规律、课程模式演变遵循的从“初级工具化”到“次级工具化”的技术逻辑,明晰技术在职业教育教学中的存在方式、教学方法的选择所依据的技术知识的意会性特点、教学过程所遵循的技术认识逻辑;从技术价值论出发,运用哈贝马斯的“兴趣”理论来分析职业教育对于主体发展需求的满足作用,阐明其所具有的技术价值、实践价值、解放价值等三方面的内在价值。以技术作为价值中介,从技以致用、技进乎道、天人合一三方面论证职业教育的经济价值、文化价值以及自然价值等外在价值。最后,立足于以上对职业教育根本问题的阐释,从四个方面提出了关于职业教育实践的理论构想:培养“整体性”技术生存能力,彰显职业教育的本体允诺;以“技术知识”为中心,实现课程内容整合;遵循技术认识规律,实施合理的职业教育教学;立足内外统一的价值旨趣,实行对人才的综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