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程工业多层次数据校正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lck_d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据校正是一个传统的技术,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该学科已经发展成为一个结合统计学、运筹学、系统建模、优化算法、管理学等领域的多学科交叉的研究领域。在流程工业领域,通过数据协调和显著误差检测所提供的准确数据是流程模拟、统计分析、故障诊断等上层应用有效运行的基础。随着工业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完善与IT技术的日新月异,数据校正技术也融合进了人工智能等多项新的技术。伴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和应用需求的提高,数据校正技术面临更严峻的挑战、更高的要求。面对新的需求,传统的算法需要改进,有很多新的问题需要解决。本文在综述国内外数据校正技术的重要性以及理论研究的概述之后,对分层建模、大系统分解、多层次校正,以及离散事件跟踪和动态数据协调算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本文的主要内容和创新点如下:1.提出了混杂系统的多层次数据校正框架。在分析了流程工业数据的多层次特性和混杂特性的基础上,提出的带有离散事件的不同时间尺度下的分层物料平衡建模方法,充分挖掘了不同层次数据之间的关系,更准确地描述了现代流程工业企业的生产过程。在建模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实际生产中面临的问题,提出了混杂系统的多层次数据校正框架,该框架包含了单层次的大系统分解以及子系统的动态数据协调方法,通过离散事件跟踪与检测,为混杂系统提供可靠的事件信息。在该框架下可以准确地完成流程工业全厂数据校正。2.从单层次全局求解的角度,分析了复杂系统求解的困难,给出了大系统分解的意义。基于图论的基本原理,利用虚拟仪表简化复杂网络,利用割集搜索的方法,找到最佳分解方式,最大程度上降低子系统之间的耦合度,进而简化子系统之间的协调过程,提出了基于图论的大系统分解方法。并给出了单层次求解方法在多层次系统中的应用流程。3.为了更及时有效地为混杂系统提供离散事件的信息,提出了基于生产数据的调度事件跟踪和还原方法。基于生产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利用多源测量数据之间的信息冗余性,利用信息整合、事件跟踪与移动合成的方法,实现了对流程工业现场调度事件的在线跟踪和还原。4.提出了一种新的鲁棒最小二乘动态数据协调算法。通过引入局部冗余度更进一步提高了 Huber估计的鲁棒性。同时通过给Huber估计权重函数增加消除区间,迭代过程中最有显著误差嫌疑的测量值会被删除,提高了算法的准确性。弱冗余变量中显著误差的识别率得到了提升。通过上述改进,以及结合在线滤波的优势,提出了新的线性鲁棒最小二乘数据协调算法。
其他文献
根据中国产业洞察网2015年的统计,我国目前拥有0-14岁的儿童约有2.27亿,其中城市儿童1.27亿,农村儿童1亿,随着二孩政策的全面开放,我国每年新生儿将超过一千万,由此可见,我国
目的:静脉溶栓(发病4.5小时内)和动脉取栓治疗(发病6小时内)是目前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最有效且被国内外指南推荐的两种方法,除疾病自身严重程度,仍有诸多其他因素可影
对氨基偶氮苯是否作为可还原裂解出的致癌芳胺,从而导致由它作为中间体的偶氮染料成为禁用染料,在欧洲各种生态纺织品的法规和技术标准中发生多次反复,其原因是,采用目前欧洲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办好民生实事,需要多些“小而美”方案。$$近日,有媒体记者在广东广州走访了解到,该市各区对于垃圾分类、公厕改造、加装电梯等方面都有一些有益的经验,比
报纸
在土壤生态系统中,土壤微生物担当了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土壤营养物质运转、环境污染净化等重要的生态功能。近年来,土壤重金属污染对土壤微生物生态效应影响的研究日益受到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