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化物低维半导体材料及光电器件研究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baobao1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些低对称低维半导体材料由于其维度上的受限以及在晶体结构上的低对称性,使其具有各向异性光学、电学、热学等特征,被广泛用于线偏振脉冲发生器、偏振图像传感器和偏振敏感光电探测器的构建和应用。探索新型低维半导体材料,开发其独特性能并拓展其应用一直是研究的热点。本论文系统地研究了V-VI族半导体Bi2S3、Sb Bi S3面内各向异性的光学性质及光电性能,并探索其在偏振成像领域的应用。论文内容及成果分述如下:(1)基于一维Bi2S3纳米线的低噪声双波段图像传感器:通过理论计算得到Bi2S3体材料具有1.7 e V间接带隙,其理论吸收谱覆盖了可见光及近红外波段,并且Bi2S3在吸收谱上表现出面内各向异性。实验上,我们通过硫辅助化学气相沉积(CVD)的方法制备了高质量的一维(1D)Bi2S3纳米线。实验结果表明,所制备的1D Bi2S3纳米线为正交晶系的晶体结构。所制备的基于单根Bi2S3纳米线的Au-Bi2S3-Au型器件表现出优异的器件性能,光响度(32 AW-1)、开光比(1.08×10~4)、各向异性的光电流比值(1.9)。在1Hz频率下,光电探测器的噪声功率谱密度仅为4.39 p A Hz1/2(532 nm)和3.94 p A Hz1/2(808 nm),Hooge参数2.0×10-5。该器件拥有较低的噪声,在低维半导体和传统半导体硅纳米线的对比中显示出明显优势。此外,器件分别在可见波段(532 nm)和近红外波段(808nm)均实现了高清晰的直接偏振成像。本部分工作表明Bi2S3纳米线在偏振光探测及直接偏振成像方面具有应用潜力,并为1D纳米材料在偏振光传感器方面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2)阳离子合金化诱导准一维Sb Bi S3蓝移及其宽广谱偏振光探测:通过化学气相传输(CVT)的方法制备出Sb Bi S3单晶,随后用机械剥离法获得准一维Sb Bi S3纳米线。HRTEM,SAED和XRD结果分析证明,所制备的Sb Bi S3晶体为正交晶系结构,具有高质量结晶性和元素分布均匀性,经过分析发现这些晶体是沿着c轴堆积且沿着a轴生长。通过理论计算和实验表征进一步研究了所制备一维Sb Bi S3纳米线的光学和光电性质。理论结果表明体材料Sb Bi S3具有1.96e V的间接带隙,在近紫外区和可见光区有较强的光吸收,且沿晶体的不同方向具有非常明显的光学各向异性。实验进一步制备了基于Au-Sb Bi S3-Au的光电探测器,在532 nm激光下显示出较高的光响应速度,响应上升时间10μs,下降时间94μs。器件在360~1064nm波段内显示出良好的光响应和探测率。其中,在808 nm处各向异性光电流比值为1.12。本工作表明阳离子合金制备的Sb Bi S3半导体在偏振敏感光探测领域具有广阔的前景。(3)基于二维(2D)Bi2S3纳米片的宽光谱偏振敏感光电探测器:通过化学气相沉积(CVD)的方法首次在Si/Si O2衬底合成了2D Bi2S3三角形纳米片。所制备的2D Bi2S3纳米片呈现正交晶系的晶体结构,具有均匀的元素分布和高度结晶性,且具有各向异性的光学性能。场效应晶体管测试表明,2D Bi2S3纳米片具有n型半导体的特征。所构建的基于2D Bi2S3纳米片器件在360~1550 nm的宽波段范围内具有良好的光响应、较高的偏振灵敏度以及稳定性。其中,器件在808nm波长下获得的各向异性光电流比值为1.4。另外,探测器在偏置电压0.1 V、栅压50 V时的噪声功率密度仅为1.1p A Hz-1/2(1 Hz)。本工作证明了具有面内各向异性2D Bi2S3纳米片在高灵敏度和偏振光探测应用方面具有潜力,同时也为二维纳米半导体结构材料在偏振敏感光探测器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去氧氟尿苷是抗肿瘤药物氟尿嘧啶(5-FU)的衍生物,具有靶向释放的优点,对肿瘤细胞有选择性抑制作用,对正常细胞的毒害较小,是治疗胃肠道肿瘤、乳腺癌等恶性肿瘤的首选药物之一。晶体的粒度和晶习是影响药物药效的主要指标,晶体粒度和晶习的调控可采用溶液结晶的方法实现。目前,针对去氧氟尿苷溶液结晶过程的研究较少,该药物晶体产品还存在粒径小、粒度分布不均匀、晶习不稳定等问题,进行该药物溶液结晶研究具有重要的科
学位
玉米(Zea mays L.)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其产量和品质经常受到各种各样的胁迫影响。高温条件下,玉米会产生一系列结构和生理变化,以及大量热胁迫相关基因的表达发生改变,其中许多基因在转录和转录后会受到非编码RNA(non-coding RNA,ncRNA)的调控。表观遗传调控在基因表达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其中RNA介导的DNA甲基化(RdDM)途径是表观遗传调控的重要组成部分。mop1基因作
学位
背景:近年来,纳米科学的快速发展使其在抗肿瘤治疗等生物医学领域得到了广泛研究。然而,与目前真正能够应用于临床的少数纳米药物相比,更多的纳米药物还止步于探索阶段,其原因之一就在于很多纳米药物虽然表现出优异的抗肿瘤性能,但却没有精确的构型或是其构效关系尚不清楚,这导致我们不具有对相关药物的靶向设计能力,从而不能得到大量真正有效的纳米药物。因此,想要设计和合成更具疗效的抗肿瘤纳米药物,一个待解决的问题就
学位
研究背景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密度低、微结构受损、脆性骨折风险增加、老年人死亡率增加为特征的骨病。致残致死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功能和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社会和经济负担。破骨细胞与成骨细胞在骨骼的发育和形成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破骨细胞与成骨细胞功能活动与骨质疏松密切相关,二者功能相反,当破骨细胞活动过于活跃时则会加快骨质吸收,降低骨质密度,显著促进骨质疏松症发生发展。长链非编码RNA(Long
学位
背景食管癌是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呈增长趋势。食管癌细胞具有较强的增殖、迁移及侵袭等恶性行为,这也是食管癌发生发展的主要原因。食管癌的治疗手段主要有手术,放疗及化疗等。食管癌细胞易产生放疗抵抗,导致放疗效果不佳。因此,提高食管癌放射敏感性是当前研究的重要课题。环状RNA(circRNA)是一类呈闭合环状的非编码RNA,其可发挥微小RNA(miRNA)分子海绵调控靶基因的表达,进而对细胞增
学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价值追求。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时代党和国家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系民族精神的独立性,关系国家长治久安。应努力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化、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使每个人都能感知它、领悟它,从而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实际行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三落”(落细、落小、落实)“四化”(日常化、具体化、
学位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以血清中出现多种自身抗体、临床上出现多器官多系统受累为主要表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是自身免疫病的原型。该病主要累及育龄期女性,女性发病率约为男性的9-11倍。目前,该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可能与遗传、表观遗传、免疫紊乱、种族、激素和环境等多种因素有关。近年来,随着诊治水平的提高,SLE的生存率较前明显提高。人体微
学位
研究背景表观遗传学(Epigenetics)是指在基因的DNA序列没有发生改变的情况下,基因表达模式和功能发生了可遗传的变化,并最终导致了表型变化的一门科学[1]。其主要涉及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能量依赖的染色质重塑、核小体的动态编程以及非编码RNA等多个研究方向[2]。各种表观遗传学修饰在不同层次、不同空间维度上的紧密协同和精细调节,建立和维持了细胞谱系基因的时空特异性表达,在器官组织发育、
学位
目的 观察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在创伤患者院前急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1月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收治的86例创伤患者,按照急救护理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实施常规院前急救护理,n=43)与观察组(实施基于MEWS评分的院前急救护理,n=43),对2组救治时间以及抢救成功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评估伤情时间、实施院前急救时间、受伤现场至急诊室时间院内抢救时
期刊
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可再生能源逐步转变为主导能源。在推动可再生能源利用的关键技术中,储能技术的发展已成为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支撑技术之一。与技术相对成熟的锂离子电池相比,钠(Na)因资源丰富、成本低廉等优势,钠离子电池(SIBs)在大规模储能领域中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由于钠离子(Na+)半径较大(1.02 nm,锂离子半径0.76 nm),在传统的负极材料中储存容量低,严重制约了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