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季风区降水中同位素变化特征及气候意义

来源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ngs87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高纬度地区降水中同位素值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指示温度的变化特征,特别在两极地区这种关系被广泛的用于古气候的重建。然而降水中同位素值在亚洲季风环流形式下,所反映的气候意义仍然没有最终解决。作为中、低纬度冰芯研究的重要补充和全球水同位素研究的组成部分之一,研究人员在青藏高原的多个站点连续观测了近20年,本论文在前人的观测和研究基础上,结合IAEA/GNIP数据从大区域范围对同位素的空间和时间特征进行了分析,从大气环流的角度分析了青藏高原降水中δ18O与水汽输送和季风活动的关系,并对青藏高原南部季风降水中δ18O的时间特征进行了模拟。   从降水中δ18O的角度来看,全球南、北纬30°左右存在一个气候的过渡带,北纬大约在32°~33°左右,而南纬的纬度要高于北纬的,大约在35°~45°左右。这个过渡带的位置与ITCZ夏季多年活动最大范围的平均位置相吻合。青藏高原地形对于印度季风的水汽输送方式产生了很大影响,在青藏高原南部地区产生了一个与高原地形十分一致的降水中δ18O的低值中心。在同类型水汽输送的影响下,不论是大陆站点还是海洋站点在长时间尺度上降水中δ18O的变化都和温度存在比较一致的变化趋势。冬季降水中δ18O对于温度的响应要比夏季的灵敏,δ18O对于降温的过程要比升温过程灵敏。   从水汽输送的角度来看,冬季青藏高原的水汽输送以西风带的气流为主,但在高原南部偶尔会有来自南边印度洋的海洋水汽,使降水中δ18O产生异常。夏季则南、北部水汽输送来源不同,此时降水中δ18O值的大小与不同气团水汽中δ18O的含量不同有关。夏季对流的强弱是影响降水中δ18O的重要原因之一。低δ18O值对应强对流,高δ18O值对应弱对流,这种对应关系是由于对流的深度对应着水汽的凝结程度。模型模拟结果也表明青藏高原南部降水中18O的极度贫化是由于气流在喜马拉雅南坡突然抬升,水汽在高层的深度凝结造成的。
其他文献
本文探讨了喜马拉雅山地区四个雪坑(珠穆朗玛峰东绒布冰川的两个雪坑(28°01′N,86°58′E),卓奥友峰两个雪坑(28°03′N,86°39′E;28°11′N,86°38′E))和两支浅冰芯(Nun Kun浅
学位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信息技术为语文教学插上了腾飞的翅膀,语文教学因信息技术的融入焕发出了新的生机与活力。然而,信息技术在现实语文教学中还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要么用信息技术代替教师的讲解、点拨,要么把信息技术作为语文课堂的点缀,要么干脆不用。那么,如何运用好信息技术来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实现语文课堂教学效益质的提升?我認为,首先要改变观念,要把信息技术当做语文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提高课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
随着矿产资源的开采,地下采空区不断扩大进而引起矿山地表沉陷,对矿区人民的生活财产和生态环境带来极大的影响,为矿山造成不可避免的经济损失,矿区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随着经济全球化与信息化的发展,城市成为一个复杂且开放的系统,其发展与其他城市之间的联系密不可分。而城市联系则体现城市对周边地区的吸引或依赖,其联系强度越大,越有利于
地理信息系统的本质是对地理空间数据的采集、管理、分析与可视化,现有的地理信息系统的高级功能主要是缓冲区分析、网络分析等方面,缺乏对复杂、抽象、不确定、动态变化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