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许多竞技运动比赛中,运动员们会使用特定的肢体动作或者姿势来欺骗他们的对手,这些都称之为假动作。例如,足球运动的点球射门过程中,运动员将头部视线投向球门的一侧,但将球射向球门的另外一侧,以此来误导诱骗守门员做出错误的扑球动作,达到进球的目的。在篮球运动中假动作也被广泛使用,球员在运球时注视的是一个方向,但是他们选择了另外一个方向把球传出去或者投篮,以此来避免对手的有效防守或使对手失去防守的最佳时机或者位置。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体育的竞技性得到了全面的释放,运动员们不断打破人类的运动极限记录,竞技水平不断提高,比赛分秒必争。丝毫的处理不当或者战术运用错误都会导致比赛的失利。为了取胜,人们将研究视角转向对有助于提高运动水平或者提高取胜几率的附加因素,其中就包括了头部假动作。本文的研究目的就是为了探寻运动中头部假动作的认知因素,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初步理论支持;为某些需要运用头部假动作的运动训练提供初步理论依据和建议,从而提高运动表现,提高取胜几率。本研究选取篮球的头部假动作这个典型的假动作进行实验。参与者要尽快判断模拟人员是将球传向左边还是右边,模拟人员的头部方向的不一致,导致了参与者对传球方向判断的延迟和判断错误率的上升。实验1验证头部方向和传球方向的不一致造成了被试反应时的增加和错误率提高。实验2进一步验证了头部方向是影响被试反应时和正确率的重要原因,实验3验证了头部假动作的形成独立于反应定势,实验4将刺激物的强度进行调整后再实验,发现,头部假动作效应发生受刺激物的强度影响。实验5是将Simon效应添加到假动作的感知阶段,发现Simon效应作为一种附加因素被添加到假动作的形成机制中。实验6对实验1的被试进行了针对性训练,发现通过训练能增强识破假动作的能力。通过对上诉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讨论,得出以下几点结论:1:头部假动作能够影响观察者的反应时间和判断错误率,对观察者具有广泛迷惑性。2:头部假动作影响的产生不受空间位置和反应定势的影响。3:头部假动作的刺激强度与观察者受影响的程度成正比。4:Simon效应是头部假动作的形成机制中的附加因素,即头部假动作对观察者的影响包含西蒙效应的影响。5:针对性训练能降低头部假动作对观察者的影响。目前的研究对系统调查和认识运动中头部假动作的认知因素更近了一步;对运用头部假动作来完善科学的训练方法提供了一些理论支持;对克服头部假动作的运动训练的具体手段作了一定指导。具有理论和实际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