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房地产业、城镇化与地区经济增长由于受到区域生产力不均的影响,导致三者出现区域分布不均的问题,从而形成一定程度的空间集聚效应。本文首先结合研究背景与国内外现状,提出房地产业、城镇化与地区经济增长关系的空间计量研究;其次,介绍房地产业、城镇化与地区经济增长的相关理论,也探究三者的区域性与阶段特征;然后,以我国31个省市的2005-2012年数据为样本,结合截面与面板空间计量模型实证分析三者之间的空间效应;再次,为避免空间计量模型结果脱离当前社会规律,对实证结果展开了理论分析;最后,综合以上分析,提出了相关的政策性建议。主要的研究结论是:第一、当前我国房地产业、地区经济增长的区域分布大致相同,均以“四川”、“广东”、“山东”为聚集重心,中部地区呈现出一种东西渐进的趋势,而城镇化则在西部地区表现为低值集聚;第二、我国房地产业、城镇化与地区经济增长均存在显著的空间集聚效应;第三、房地产业中房屋竣工面积变动对地区经济增长存在空间负效应,房屋施工面积变动则存在空间正效应,城镇化中城镇化率与城镇人口变动对地区经济增长存在空间正效应,城镇化所带动的空间正向推动效应比房地产业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