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师范类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现状及教育对策探究

来源 :天津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hui15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列宁曾说过:“在教育工作的整个方针方面,我们反对教育脱离政治的旧观点,我们不能让教育工作不联系政治。”思想政治素质是教师的精神支柱,决定着教师的政治信念和宗旨,制约着教师的道德规范,影响着教师工作态度、工作热情及自身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素质教育的实行以及教育质量的提高。师范类大学生是未来教师队伍的后备力量,一个思想认识模糊、政治立场不鲜明的师范生未来是无法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因此,如何提高师范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就成了师范院校需要重点研究的课题之一。本文立足于现状,在借鉴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着重采取理论研究与实际调查相结合,对这一课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首先,在调查问卷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师范类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现状与问题,进而通过对当前师范类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价值取向、职业选择进行调查和分析,概括了师范类大学生思想观念的新特点,着重分析了存在的突出问题。其次,从师范院校领导的重视程度、社会消极因素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滞后性等几方面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原因分析。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提高师范类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几点对策和建议,希望能对完善师范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有所助益。
其他文献
我国日益严重的信用缺失问题已经严重阻碍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而且,我国的信用缺失问题从主体角度来看,表现为多个维度交织在一起,个人
思想体现出来的演进轨迹,大多可以在沉淀的实践与历史的反思中寻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总结党的历史得出的“基本结论”和“最基本的经验”。《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以
1938-1945年日本侵略者在第二次占领青岛期间,实行了一系列奴化教育政策:在课程设置上,强制推行日语教学、修改教科书和宣传封建思想糟粕;在教学管理上,扶持汉奸进行严密的组
新中国成立60年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中国经济取得的成就与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密切相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经济的数量型扩张向质量型发展的理念升华
如何妥善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历来是世界各国普遍面临的重要课题。毛泽东自建国以来一直关注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并根据中国的具体国情,不教条不盲从地形成了他独有的对两者关系的
广义地说,文化指的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三个方面。宪政是以良宪(立宪)为起点、民主为制度性基础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进程中出现了各种突发事件,其中一些还演变为公共危机,成为深化改革、维护稳定、推动发展、构建和谐的重大障碍。如果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拉大,远远超过了基尼系数的国际警戒线。缩小居民贫富差距、解决居民收入均衡增长问题已显得十分迫切。收入的均衡增长关系到一个国家经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