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门尼德论知识——以及对意见之路的浅析

来源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0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般认为,巴门尼德留传下来的残篇包括序诗、真理之路和意见之路三部分。而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前面两部分的研究。确切的说,在“思想与存在的同一性”问题上,我们研究的主要精力还放在巴门尼德的存在这个方面。而思想与存在是如何能够保持同一的,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尚没有展开。本文通过对巴门尼德的残篇16的分析,试图找到巴门尼德是如何将“思想与存在”进行统一的。并且通过对巴门尼德意见之路部分中可能包含的宇宙学的分析,进一步完善巴门尼德对于知识的论述。
其他文献
本文重点论述斯宾格勒的文化形态史观的理论来源、核心内容、理论特质及局限性,最后尝试评价其理论地位。斯宾格勒的文化形态史观是对伏尔泰的文化史转向、黑格尔思辨哲学思辨
学位
现代社会对“善治”的追求体现着对法律与公民情感平衡的追求。而这种追求在司法阶段最集中地表现在了陪审制度上。陪审制度作为公民参与司法权的最直接体现,它所代表的公民
本文认为证明意识得以可能的最终条件和意识能动性的真正来源在于实践,是科学实践观提出的关键环节。只有这样,才能超出直观的、常识的、机械的唯物主义和仅仅把实践看作思想的
随着伦理学事业的长足进步,新中国成长起一批学术成就卓著的马克思主义的伦理学家,其中,罗国杰是他们当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可以说,研究中国伦理学,尤其是研究当代中国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