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玻璃态材料无论在工业生产还是日常生活中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但人们对于玻璃态材料本质与玻璃化转变的认识却十分有限。明确玻璃化转变过程中热力学与动力学的作用及其两者之间存在的关联,对认识玻璃化转变和玻璃态本质,指导玻璃态材料的设计合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本文中,我们首先采用焓弛豫手段研究了硫族Ge22Se78以及多种不同玻璃体系的玻璃化转变特征,明确了玻璃化转变过程中的关键动力学参量;利用X射线衍射和拉曼光谱,结合动力学参量脆性系数m和非指数性系数βKWW分析了物质的结构特征,揭示了Ge22Se78玻璃态的结构特征为GeSe4四面体和(Se)n链基本结构单元共同存在,而并非只有GeSe4四面体;同时对比了不同玻璃形成体系的焓弛豫特征,建立了脆性系数m与焓弛豫谱对称性之间的关联,表明m值越小,焓弛豫谱对称性越强。随后,为了明确热力学与动力学在玻璃形成中的作用,本文对离子化合物偏磷酸钠(NaPO3)以及多种不同玻璃形成体系的玻璃化转变进行了研究。分别从动力学方面的熔点粘度ηm和热力学方面的熔化熵ΔSm,对物质的玻璃形成能力进行了全面探讨。通过对多种玻璃形成体系的对比分析,建立了熔点粘度ηm与约化熔化熵ΔSm/beads之间的密切关联,发现了临界熔点粘度ηm=0.01 Pa-s这一关键参数,低于该值,ΔSm/beads与ηm之间关联性消失。为了深入理解脆性系数m以及热力学参数熔化熵ΔSm,进而拓展玻璃化转变热力学与动力学之间的关联,我们对多种玻璃形成体的玻璃化转变特征,纯金属和金属卤化物的熔化特征进行了研究。对不同体系熔化熵进行分析,确定了他们各自的构型熵Sconf与过剩振动熵ΔSvib-ex,揭示了振动熵在熔化熵中所占的比重ΔSvib-ex/ΔSm与脆性系数m之间存在密切联系,ΔSvib-ex/ΔSm比值越大,m值越大;同时明确了体积热膨胀系数αT,等温体积弹性模量KT,融化体积ΔVm是决定脆性系数m的关键因素;此外在研究了熔化熵与离子性之间的关系后发现,ΔSvib-ex/ΔSm与离子性fi之间存在明显关联,ΔSvib-ex/ΔSm越大,离子性越强。最后,基于热力学低的熔化熵和动力学高熔点粘度有利于玻璃形成这一指导,从热力学和动力学两方面因素综合考虑,更有针对性的进行玻璃组分的选择,设计合成出新型碲基玻璃态材料,从而在实验上进一步验证了本文对于玻璃化转变热力学与动力学探讨的正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