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宋时期田宅典卖制度研究

来源 :华东政法学院 华东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_gre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两宋时期,田宅交易十分活跃,尤其是田宅的典卖交易方式在两宋时期更是得到了蓬勃发展。在人们的实践与政府的积极规范下田宅典卖在两宋时期逐渐制度化,形成了对后世影响深远的田宅典卖制度。本文就从田宅典卖的历史发展、田宅典卖的性质及功能以及两宋关于田宅典卖的法律规范及其评价几个方面来对两宋时期的典卖制度做一个全面的阐述,并在分析典卖制度兴盛原因的基础上就当前社会应当废止还是保留并完善典权制度做一个探索性的思考。文章在论述田宅典卖的性质时,试图在方法论上寻求突破,跳出仅从权利层面论证典卖(典权)性质的框架,从古代人们的实际生活出发,分别站在出典人和典权人的角度去看典卖真正对他们意味着什么,典卖给他们真正带来的是怎样的一种便利(便宜)。通过研究古人(以两宋为例)对典卖的真正看法从而得出典卖的性质。文章在田宅典卖法律规范进行梳理的过程中还引用了一些案例加以说明,从而反映出法律规范在现实生活中被遵守的情况,也使文章更具有说服力。最后还归纳评价了两宋法律关于田宅典卖的法律制度规范,主要指出其不完善之处。文章由三部分组成,即导言、正文和结语。导言部分交代了文章的研究目的和意义,并对“典卖”的含义做了界定。正文部分由四节组成,第一节归纳叙述了田宅典卖制度的历史发展过程;第二节论证了田宅典卖的性质是一种附回赎权(条件)的买卖;第三节全面梳理了两宋关于田宅典卖的法律规范并做了简要评价;第四节在总结田宅典卖在两宋兴盛原因的基础上,结合当今社会的具体情况得出典权在当今社会已经失去市场的结论。结语部分简要总结了文章的主要观点。
其他文献
违法所得特别没收程序是新《刑事诉讼法》中设置的特别程序,程序突破了我国司法界“重人身,轻财产”的传统思想束缚,体现出对物不对人、不以定罪为前提、注重保障利害关系人
参与分配制度是解决多个债权人对债务人的财产申请强制执行时,如何对债务人财产进行分配的问题的,它是民事执行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场经济社会中,各种经济联系错综复杂,当债务
城镇化是工业化以来的一大趋势,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我国的城镇化飞速发展,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巨大成就;文化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精神文明建设离不开良好的文化
一百多年前,在西斯拉夫人群中产生了一种大斯拉夫民族主义思潮,这种思潮在经过不同各地区斯拉夫人的发展后,最终形成了占据欧洲社会的一个重要思潮——即泛斯拉夫主义。泛斯拉夫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