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地资源不仅是我们生存的物质基础,还是社会发展的前提条件。随着人口不断增长,城镇化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大量人口涌向城市,促进了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因此人们对土地的不合理开发和利用越来越多,土地污染和破坏等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导致城市土地系统面临巨大压力,甚至一些城市的土地实际承载能力已超出合理水平。因此,要实现土地资源与生态环境、经济技术和社会发展的协调发展,研究土地综合承载力是十分必要的,这样才能确保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整体以及6个市分别进行土地综合承载力现状评价,运用系统动力学情景仿真模型对它们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测。首先,采用文献分析法,概括分析国内外关于土地综合承载力的研究,列举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然后,结合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土地利用现状,以水土资源、生态环境、经济技术和社会发展四个子系统分类构建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计算出各项指标的权重,对2008年至2016年间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土地综合承载力现状和动态变化进行了评价分析;接着,利用系统动力学软件Vensim-PLE建立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土地系统模型,通过系统模型的动态模拟预测和方案优选,进而选出最适合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土地综合承载力发展的模式;最后,运用比较分析法,在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土地利用现状模拟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从水土资源、生态环境、经济技术和社会发展四个方面出发,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以提高土地综合承载力。研究结果表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各市的土地综合承载力水平都相对较低。各市在5种不同情景模拟下预测出来的未来10年土地综合承载力变化状况也不相同,可归纳为:协调发展模式下最高,经济优先模式和环境保护模式下一般较高,资源集约模式和现状延续模式下较低。通过利用2017年18项指标的真实值与预测结果值作比较,发现大部分指标的真实值与协调发展情景模式下的数据吻合度最高。通过土地承载力水平的变化,分析各个子系统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能提高土地综合承载力的措施建议,为今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制定相关的土地资源规划提供参考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