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适当的化学方法处理,将硫酸庆大霉素与大肠杆菌血清抗体用PEG6000进行偶联,按照制剂学原理制备成靶向硫酸庆大霉素结合物。电镜观察靶向硫酸庆大霉素结合物的结构及稳定性,用间接ELISA对其进行免疫原性研究。结果表明:可清楚的看到抗体球蛋白上附着的硫酸庆大霉素药物颗粒。在4℃下放置30d、90d和180d,在电镜下都能看到结构一致的结合物。浓度相同的条件下,靶向硫酸庆大霉素结合物的兔血清抗体的间接ELISA效价为1∶8;大肠杆菌血清抗体的兔血清抗体的间接ELISA效价为1∶64。说明靶向硫酸庆大霉素存在微弱的免疫原性,与大肠杆菌血清抗体相比,免疫原性已经大为减弱,证明靶向硫酸庆大霉素结合物中,化学修饰剂不仅扮演偶联物的角色,还减弱了靶向硫酸庆大霉素中大肠杆菌血清抗体的免疫原性,对靶向硫酸庆大霉素药物的药动学和药效学几乎无影响。采用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方法及药物安全性评价方法对该结合物的药物动力学参数及安全性评价指标进检测,结果表明:家兔一次肌肉注射靶向硫酸庆大霉素制剂结合物其药-时曲线属一室模型,其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分别为:生物半衰期(3.7923±0.255)h,药-时曲线下面积AUC为(194.3797±12.6267)h.ug/ml。总清除率为(0.0100±0.0417)ml/h。与硫酸庆大霉素比较,结果表明:药物在动物体内的代谢动力学发生了明显改变,靶向硫酸庆大霉素结合物有效地延长了药物作用时间。用昆明系小鼠作实验动物进行了靶向硫酸庆大霉素的急性毒性试验,最大耐受量大于600 mg/kg.bw,相当于临床常用推荐量的1200倍。根据拟用临床剂量法进行剂量设计设高、中、低3个剂量组和1个阴性对照组,高剂量组为56 mg/kg.bw、中剂量组为28 mg/kg.bw、低剂量组为14 mg/kg.bw,分别相当于硫酸庆大霉素临床剂量的56、28、14倍。连续4W腹腔注射后。进行生长发育指标、血液学、血清生化学和组织病理学检查。各靶向硫酸庆大霉素结合物组结果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亚慢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靶向硫酸庆大霉素结合物治疗剂量范围内安全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