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勒、马尔库塞审美乌托邦之比较

来源 :扬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XU_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席勒和马尔库塞是具有人本主义倾向的美学家。他们的美学思想以人性解放为旨归,强调艺术与审美的解放功能,从而建构起他们理想中的审美乌托邦。本文拟从审美乌托邦角度对席勒和马尔库塞的美学思想进行比较。 前言部分:席勒、马尔库塞审美乌托邦思想的历史由来。一方面阐述了历史语境中审美乌托邦思想的内涵与特性;另一方面论述了席勒、马尔库塞审美乌托邦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和理论渊源。 第一部分:人性:审美乌托邦建构的起点。席勒阐述的人性问题可以归结为人性的分裂,马尔库塞阐述的人性问题则可以归结为人性的异化。 第二部分:审美:审美乌托邦建构的途径。席勒指出审美可以弥合人性的分裂,马尔库塞则指出审美可以解放人的爱欲。 第三部分:艺术:审美乌托邦建构的关键。席勒的审美教育主要指艺术教育,马尔库塞的审美革命则主要指艺术革命。 第四部分:自由:审美乌托邦建构的目标。席勒审美乌托邦建构的目标是审美王国,马尔库塞审美乌托邦建构的目标则是无压抑社会。 结语部分:席勒、马尔库塞审美乌托邦思想的现代意义。席勒、马尔库塞的审美乌托邦思想将给在现代语境中生存的人的自我拯救提供一个很好的理论视角。
其他文献
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后,经济全球化取得了飞跃进展。世界经济、贸易的发展影响和推动了国际航运市场的发展,一方面,为国际海上运输提供了巨大的货物运输量,另一方面,也对
《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是新时代关于教育评价系统性改革的纲领性文件。《总体方案》注重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注重问题导向,注重系统整体
国内外语教学正处于变革的重要时期,外语教学工作者进行了悉心摸索和探寻。语言习得的评估标准应该是认知和文化的而非句法的,课堂教学应该顺应时代的要求,不断提升自身的情
为提高作者学术论文写作质量,从期刊编辑实践出发,以《军事交通学院学报》为例,分析学术论文写作在标题、署名、摘要、关键词、引言、正文、结论、参考文献8个部分存在的主要
红色文化资源是我党在长期的历史实践中积累的宝贵资源,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在高校思想政治教学中引入红色文化资源,对于提高教学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分析红色文化资源
例1.松鼠妈妈给小松鼠们分松果,如果每只小松鼠分5个,正好分完;如果每只小松鼠分4个,就剩下6个松果。一共有多少个松果?我是这样解的在这道题里,松果的总个数没有发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