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精准资助的制度育人研究

来源 :长安大学 | 被引量 : 22次 | 上传用户:lxfsb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校精准资助制度具有积极的育人价值,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应当关注的课题之一。高校精准资助的制度理念,更多地强调精准育人的情感激励。精准资助是对“精准扶贫”理念的延伸,更准确的说,精准资助是精准扶贫的具体化。将高校精准资助制度纳入育人的视野,是提升高校学生资助制度育人效益的必然要求。国家学生资助制度的逐步完善与精准,其目的在于从制度上给予每一个学生以教育关怀,保障其享受公平的教育权利,培育其成为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人。论文通过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法等方法,研究分析高校精准资助的制度育人问题。主要是以探讨精准资助内涵、推行精准资助的必要性及相关的理论为基础,结合高校精准资助制度四个主要育人层面:济困、激励、服务、发展为切入点,分析学生资助制度的教育内涵,提出并分析其在实现精准育人目标过程中教育问题。从教育视角出发,对提高资助对象的精准化教育、资助过程的精准化教育,以及教育需求的精准化、以资助教育的成效精准化为手段,挖掘其制度育人的价值。以教育型资助的制度为载体,按精准资助的育人思路,培养学生励志、感恩、上进等积极意识与理念,引导受资助者入好门、走好路、成好才。通过对高校精准资助制度育人问题的研究,初步总结出如下结论:高校精准资助制度,是一种具有较强教育意义的高校教育型资助新体系,代表着教育发展的立德树人方向。是通过精准化资助,在促进教育公平的同时,达到教育型资助的育人制度升级。该教育型资助制度,既是一种资助资源,亦是一种教育资源。从制度的制定、施行到评价,把解决学生的实际困难与精神引领相结合,达到通过制度育人的目的。高校精准资助制度育人目的主要体现于实现精与准的育人统一,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受助思想,全面发展,形成积极向上的人格品质,成长为“立德”所期待的“树人”,具有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意义。
其他文献
以同一级别、同期制作的陕西、湖南和浙江黑毛茶为原料,依据湖南茯砖茶加工工艺制作成茯砖茶样,采用同时蒸馏萃取(SDE)结合气-质联用(GC-MS)分析其香气成分,并对3个茯砖茶样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背景下,完善金融后台服务中心在促进经济增长、加快产业升级、推动地区就业、增强发展后劲等方面具有深远的意义。同时,京津冀在支持政策、交通便利、人力
化学发光分析在临床实验中具有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宽的优点,因此被广泛的应用于免疫检测、蛋白质和核酸微阵列分析以及流动注射分析当中。同时生物芯片分析系统因其微型化、高
城市的兴衰枯荣不仅是持续的历史过程,也蕴含着人居环境发展的客观规律。本文以重庆都市人居环境为研究对象,梳理从巴国文明至今的历史演进脉络;基于历史人口变化和当代空间增长分析,提出都市人居环境演进的波动规律:空间增长与衰退现象交替出现;通过数据结果分析比对,提出当前重庆都市空间发展存在着一定的衰退风险。基于波动规律认知,提出转变城市发展观、精明增长、完善公共服务设施、维护生态安全四项城市规划策略,以期
针对近期乡村规划和乡村建设中普遍存在的照搬城市规划理念、不切实际、实效性弱等问题,借鉴建筑策划和城市触媒的相关研究成果,试图通过强调乡村触媒找寻乡村策划,寻求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