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院校专业调剂生专业认同及其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关系研究

来源 :华中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xt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越来越多的学生通过高考获得了进入高等院校学习的机会。到今天,随着大学教育的普及,人们关注的焦点已经不在于上不上得了大学,而在于选择何种类型和层次的大学,以及选择何种专业等方面。而现实情况是,在我国许多高等院校里仍存在相当一部分学生受限于高考分数和录取规则,并不能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专业,加之我国现行培养制度限制和高校教学资源紧张,多数学生在大学四年学习期间并没有自主调整专业的机会。因此,有的大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不满意,不认同其所学专业,这样对学生的专业学习和成长有很大的影响。专业认同影响大学生的专业学习心理,与大学生专业技能的发展紧密联系,对学生毕业后职业发展规划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旨在以华中农业大学为例,调查研究农业院校专业调剂生专业认同的现状、发展特点、及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关系,比较不同的专业选择方式下所产生的大学生专业认同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相关性之间的差异,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行之有效的方式以提高专业调剂生的专业认同水平。本研究通过提出问题、文献研究、访谈和问卷调查,结合自身的研究思路,编制了《大学生专业认同调查问卷》,结合《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调查问卷》对华中农业大学1313名学生展开问卷调查,对专业调剂生专业认同的特点及其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进行了调查研究,并探讨了专业调剂生专业认同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关系,比较不同的专业选择方式下所产生的大学生专业认同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相关性之间的差异。得出以下结论:(1)本次调查中所编制的大学生专业认同调查问卷将大学生专业认同划分成认知性、情感性、行为性和评价性四个维度,问卷具有较好的效度和信度,能有效地对大学生专业认同感进行测量。(2)专业调剂生专业认同的总分及其认知性、情感性和行为性三个维度得分略高于临界值,而评价性维度得分略低于临界值,表明专业调剂生专业认同总体处于中等水平,专业与自身匹配程度相对较低。(3)专业调剂生的专业认同在年级和性别上存在交互作用。不同年级的男生在专业认同总分和四个维度上没有显著差异,不同年级的女生在专业认同总分和四个维度上差异显著,在情感和评价性因子上,大二年级显著高于大四年级。(4)专业调剂生专业认同在性别和专业类型上存在交互作用男生只有专业认同的行为性因子在专业类型上差异显著,理工科类显著高于农林类;女生专业认同的总分和四个因子在专业类型上都存在显著差异,整体来说,农林类女生专业认同程度相对较低。对于农林类专业调剂生,男生显著高于女生;理科类专业调剂生在总分和情感性因子上女生高于男生,在评价性因子上,男生高于女生。(5)专业调剂生的专业认同在年级和专业类型上存在显著差异。对于大一年级专业调剂生,专业认同的总分、认知性和情感性在专业类型上差异显著,表现为理科、经管类显著高于农林类;大二年级专业调剂生,在认知性因子上,工科类显著高于农林类。对于农林类专业调剂生来说,在专业认同的总分上,大三高于大四;社科类专业调剂生,在情感性和评价性因子上,大二高于大四;理科类专业调剂生,在总分和情感性因子上,大一高于大四;工科类专业调剂生,在情感性和评价性因子上,大四高于大二。(6)专业调剂生专业认同的总分及其四个因子在生源地、行政区域、是否辅修双学位、专业就业前景、专业学习条件、学习成绩上存在显著差异。大城市专业调剂生显著高于农村学生;中南地区专业调剂生专业认同程度较高,西北地区专业认同程度最低;未辅修双学位专业调剂生显著高于辅修双学位专业调剂生。就业前景热门的专业显著高于就业前景冷门的专业;专业学习条件较好的专业显著高于专业学习条件较差的专业;成绩较好的专业调剂生显著高于成绩较差的专业调剂生。(7)专业调剂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整体水平相对较低。专业调剂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处于中等水平,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五个维度均在3.5以下,略高于临界值3分。(8)专业调剂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在生源地、家庭月收入上差异显著,来自省会城市和农村地区专业调剂生都要显著高于县市乡镇地区专业调剂生。家庭月收入相对较高的专业调剂生职业自我效能相对较高。(9)专业认同的总分及其四个因子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总分及其五个因子在所学专业的选择方式上差异极显著。转专业学生高于按志愿填报录取学生,显著高于专业调剂生。(10)大学生专业认同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之间存在正相关。其中转专业大学生专业认同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少数因子间弱相关,专业调剂生专业认同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总分之间存在着显著正相关。
其他文献
期刊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对于各项事物也提出发展的新要求,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下得到不断的发展,对于企业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而通过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与企业文化建设紧密结合是一种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