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流GIS中金属颗粒运动行为及其特性研究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raph454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气体绝缘开关设备(Gas Insulated Switchgear,GIS)的生产、装配、运输以及开断检修等过程中,无法避免的会出现金属颗粒污染问题,对GIS绝缘性能造成极大的危害。这些颗粒主要以线形、粉末状、螺旋状以及不规则状居多,且长度大都在毫米量级,宽度为百微米量级。在施加电压时,静止于电极表面的金属颗粒可能会在电场力的作用下滚动、跳跃甚至启举并在电极间进行往复碰撞等运动行为,其中又以在直流电压下最为活跃。当金属颗粒自由运动时,可能会诱发场强畸变,改变空间电荷分布,在气隙中引发微放电,进而导致气隙击穿。此外,运动并依附于盆式绝缘子表面的颗粒还会加剧绝缘子表面电荷积聚,引发绝缘子沿面闪络放电,最后造成整个绝缘子击穿。因此,研究直流GIS中金属颗粒的运动行为及其特性具有一定的工程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就这一方面展开研究。在建立金属颗粒运动仿真计算模型过程中,本文分析了直流电压下颗粒的荷电机理以及受力情况,采用流体力学理论分析不同雷诺数下阻力系数的取值,结合古典碰撞和动态接触理论分析了颗粒与电极间的非弹性碰撞过程,并充分考虑了碰撞反射随机角度对颗粒速度变化的影响。为了模拟GIS内不均匀电场区域球形金属颗粒的运动行为,本文建立了楔形平板电极下颗粒的受力模型。并分析了颗粒与高压电极的碰撞行为,以及对颗粒运动临界电压和运动过程进行探究,最后着重分析了施加电压、颗粒半径以及初始位置、电极夹角以及摩擦系数等不同影响因素下颗粒在水平方向上的最小位置、起跳点和落点位置以及跳跃运动时间的变化规律,其中施加电压的增大,颗粒半径和电极夹角的减小在一定程度上会使颗粒水平方向的最小位置、起跳点和落点位置以及颗粒跳跃运动时间增大,为颗粒陷阱的布置方案提供了理论指导。此外,本文建立了同轴圆柱电极系统中位于高压导体表面金属颗粒的受力模型,用于分析GIS中稍不均匀电场区域球形颗粒的运动行为及特征。首先分析了不同初始位置和颗粒半径下的运动临界电压,之后从受力以及能量损耗的角度对不同施加电压下颗粒的各种运动行为及其过程进行了探究,最后研究了施加电压、气体压力、颗粒半径和初始位置对颗粒运动范围角度、进入“谐振”运动过渡时间以及“谐振”运动频率的影响。
其他文献
文章对赤峰地区第一阶段三北防护林建设工程产生的气候效应加以评估,为第二阶段工程规划与实施提供气象参考依据。 This paper evaluates the climatic effects of the Thre
随着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发展,用传感器节点进行环境参数检测得到广泛的关注。在变电站环境中,温度是电力设备状态众多检测量最为关键的一环。通过温度传感器将温度信息经无线传
高原地区自然环境特殊,对人体影响较大的主要气候特征表现为低气温、强紫外线辐射、低大气压和低氧分压等,其中低氧分压对人体健康威胁最大。急进高原早期,机体对低氧环境的
随着计算机辅助诊断技术的不断发展,MRI、CT等影像设备及相关图像数据后处理工作在脑血管疾病的检测诊断分析中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烟雾病是一种发病率不高但是危害很大的脑血管疾病。磁共振技术作为一种无创的影像技术在烟雾病的诊断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磁共振序列之间的成像差异,磁共振血管造影图像对烟雾病的出血不敏感,磁敏感加权图像可以有效识别出血区域却不能清楚地显示颅内血管结构。出血区域的位置大小和
目的:探讨为髋、膝关节置换术围术期的老年患者提供多学科协作模式下的营养干预对患者康复及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9月在骨科行髋、膝关节置换术的老年病人85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43例患者实施多学科协作诊治并给予营养干预(MDT组),对照组内42例老年围术期患者行常规治疗(非MDT组),比较两组术前1天、术后3天、术后7天基本情况,营养、
1 气候概况 2005年冬季(2005年11月至2006年2月)全区大部地区平均气温正常;大部地区降水量正常到偏多,其中阿盟大部异常偏多;全区日照时数正常到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