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尽管人胚胎干细胞有着巨大的医学应用潜力,但是,由于人胚胎干细胞来自具有发育成一个个体潜力的人胚胎,围绕该研究的伦理道德问题也随之出现。这些问题主要包括人胚胎干细胞的来源是否合乎法律及道德,应用潜力是否会引起伦理及法律问题。重新编程的可行性为人类研究胚胎干细胞而不涉及伦理道德问题提供了一种思路,2006年8月Yamanaka等的研究小组研究了24种与干细胞相关的转录因子,以逆转录病毒为载体,通过排除的方法筛选出此四个转录因子可以将小鼠纤维细胞转化成胚胎干细胞样细胞
目前,科学家们纷纷对C-MYC、KLF4、OCT4、SOX2这4个转录因子展开研究。但是以病毒为载体携带转录因子入核将细胞去分化,存在很多的问题。首先,生殖细胞不允许用病毒载体;其次,病毒载体长期存在,对细胞存在一定的风险,会引起突变和癌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采用原核表达系统来表达转录因子oct4。
原核表达系统是最早被采用进行研究的表达系统,这也是目前掌握最为成熟的表达系统,该项技术的优点在于能够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基因表达产物,而且所需的成本相对比较低廉,适合于实验室进行研究。
我们利用细胞穿膜肽富含精氨酸、赖氨酸等碱性氨基酸残基,以及人工合成的多聚精氨酸和多聚赖氨酸也具有穿膜能力并且可以高效率的穿透进细胞核这一特性,选择带有11精氨酸基因序列的pET-21a-11R质粒作为表达载体,将oct4基因连入,成功构建了pET21a-oct4-11R质粒。分别选择大肠杆菌BL21和Rosetta2(DE3)作为表达菌株,对大肠杆菌表达蛋白条件和蛋白纯化条件进行优化,最后在Rosetta2(DE3)大肠杆菌中成功获得可溶性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