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阶段,城镇化发展中必然导致建设用地数量剧增与耕地面积减少等问题,我国土地资源形势严峻。农村居民点整理在改善农村居民生活生产条件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同时,可有效增加耕地数量,并通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为城镇化建设提供用地保障,成为解决我国当前用地矛盾的关键。本文以河北省武安市作为研究区,对武安市各乡(镇)农村居民点进行划区分级整理研究,通过人地关系视角分析了武安市进行农村居民点整治的适宜程度,并计算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为武安市农村居民点整理提供理论参考。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1)基于人地关系理论,进行了农村居民点整理适宜性分区。选用基于人地关系的综合评价法,通过选取合理的评价指标,建立分区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项指标权重值,并对各分区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测算武安市各乡(镇)人地关系分区总分值,进而将武安市各乡(镇)按照农村居民点整理适宜程度划分为3个人地关系分区;(2)划分了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级别。选用人均以及户均建设用地标准法,将人地关系分区总分值作为修正系数,并通过综合加权平均法计算出武安市各乡(镇)农村居民点整理的现实潜力,进而得到各乡(镇)农村居民点整理系数,将武安市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划分为4个级别;(3)引用划区分级理论,进行了武安市农村居民点整治分区。结合武安市人地关系分区以及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级别,综合分析,将武安市农村居民点整治划分为3个区域。通过研究得到武安市各乡(镇)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与整治分区,为武安市农村居民点整治工作的开展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