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白制度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pst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坦白从宽”被纳入《刑法修正案(八)》标志着我国量刑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我国的法治进程也因此又向前迈出了一步。但是这一步迈得并没有人们期待的那么大,此次立法只是将部分坦白纳入了刑法,而其余坦白则成了处境尴尬的黑户。完整的坦白是指犯罪人被动归案后,在法定期限内,如实供述司法机关已掌握的本人罪行,或如实供述与之同种但尚未被司法机关掌握的其他罪行的行为。但是《刑法修正案(八)》将坦白主体限制为“犯罪嫌疑人”,有学者说这是出于节约司法资源的考虑,因为只有庭审之前的坦白才具有实质意义。但这却忽视了效率与公正的关系问题,司法效率是很重要,但是当它与司法公正相抵触时,司法公正应是第一位的。为了更好地保障犯罪嫌疑人的权利,显然应将坦白的主体定为“犯罪人”。坦白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坦白制度纳入刑法也非一日之功。从“坦白从宽,抗拒从严”的刑事政策到被刑法所承认的坦白条款,坦白制度走了55年。在这55年里,“坦白从宽,抗拒从严”刑事政策曾经发挥过积极的作用,但也随着我国法治建设的不断发展渐渐与实际相脱节。“坦白从宽,抗拒从严”逐渐沦为了刑讯逼供的手段,难以发挥真正的作用。坦白想要继续存在下去就必须进行转变,不转变迎接它的就是毁灭——坦白入刑已是势在必行。将坦白制度纳入刑法时,立法者怀着美好的期待,希望通过坦白IV制度来提高司法效益和诉讼效率,保障犯罪嫌疑人的权利,同时实现刑罚特殊预防的目的。可惜的是实践与理想之间总存在着一道等待我们跨越的鸿沟——坦白条款的实施现状并不尽如人意。坦白制度立法后,坦白条款的使用率在随后的两年内有了大幅度的提升,但是当坦白条款使用率超过45%时它上升的势头开始减缓,达到52%时,坦白条款使用进入了瓶颈期。坦白条款使用推广的后继无力,根本原因是因为立法上的不完善:坦白主体、坦白时间、归案形式、如实供述、坦白认定程序等均不明确;直接原因则是司法机关对待坦白条款的“不作为”。为了改变上述现状,笔者建议在实体法上可以将“坦白制度”单列一条,作为一项与自首、立功同等地位的独立制度确立下来,从而实现坦白制度在刑法中的完整性。在程序法上,可以建立与坦白制度配套的司法认定程序,从而防止出现侦查机关认为是坦白,法院认定不成立坦白的情况发生。同时,在立法尚未做出修改前,司法上应出台配套的司法解释,对坦白条款中不清楚的地方进行详细的规定,使坦白条款的内涵更为充实、合理、科学。如,《刑法修正案(八)》坦白条款中的“犯罪嫌疑人”只是坦白主体的初始身份,而不是唯一身份,更不是对坦白时间的限定。此外,审判人员在实践中适用坦白制度时应坚持相对从宽原则和存疑有利于被告原则,只有这样审判人员在使用坦白条款时才能做到正确适用,而不仅仅是“使用”。
其他文献
近年来,“看病贵、看病难”成为百姓呼声强烈的重要民生问题,其中药价虚高问题尤为突出。药品价格经过多轮治理,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药价虚高问题。2009年,中
脸部妆饰与服饰是女性外在的主要装饰。中国古代妇女的脸部妆饰由样式、色彩、材质构成,造型或华贵富丽,或温婉柔美,营造出如画如诗般的神韵。笔者以敦煌莫高窟壁画中的女供
对玉米生料发酵生产燃料酒精工艺进行了研究。通过正交试验得到生料发酵工艺最佳条件:酵母0.3%,糖化酶200U/g,纤维素酶0.15%,料水比1∶2.5,搅拌为140r/min,发酵温度29℃。在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具有高等教育的特点,又具有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普教与高职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两个类型,承担着培养不同人才的重任。本文对高职
投资的共同财产,属于夫妻共有。但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公司是具有法律地位的商事主体,有别于出资人。商事主体不得与出资人的财产混同,其财产独立。商事主
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社会各界对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越发认可,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发展模式愈发受大众重视。
随着经济的发展,消费者在选择食品的时候,比以往更加注重食品的质量和包装的精美度。食品的包装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消费者对食品的购买行为。笔者首先探讨了互动性对于食品包
北宋诗文革新是唐宋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现象,但目前对这一运动发展过程中的某些重要环节及其背景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本文作者根据大量原始材料,试图从探索此时期文风
目的探讨改良选择性腰骶段脊神经后根部分切断术治疗痉挛型脑瘫下肢痉挛状态的手术并发症。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3月至2008年7月显微手术治疗的2100例痉挛型脑瘫患者下肢痉挛状
会议
本文在肯定斯大林对民族所下的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定义的同时,对斯大林关于民族不可能在前资本主义时期形成的论断提出了异议,认为它对欧洲来说是正确的,但对世界其它国家和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