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CBCT分析上下颌磨牙区牙槽外微螺钉植入部位及角度

来源 :大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60519909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利用CB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锥状束计算机断层扫描)寻找上、下颌磨牙区最适合牙槽外微螺钉植入的区域,并了解适合上、下颌磨牙区牙槽外微螺钉的植入高度和植入角度。方法:从2013年11月2014年11月沈阳军区总医院口腔科影像室拍摄的CBCT资料中选取30名患者资料,其中男10名,女20名,年龄范围1630岁,平均年龄(25.6±2.7)岁。使用CBCT机扫描患者的颅颌面部区域,数据自动输入Kavo3D eXam i口腔锥状束三维影像系统后,分别在上下颌双侧第一、二磨牙近远中颊根的冠状层面上,测量颊根根尖水平颊根颊侧骨质厚度,并进行比较;将扫描数据导入Invivo5图像分析软件,分别在上下颌双侧第二磨牙近中颊根根尖所在的冠状面图像上,以通过相应牙位颊尖的水平面作为参考平面,分别在距参考平面10、12、14mm高度,绘制微螺钉模拟植入线,计算各位置可绘制模拟植入线的比例;测量模拟植入线与骨面形成的最大角度和最小角度,计算模拟植入线与骨面间的角度均值和模拟植入线可移动角度范围。结果:上颌在第二磨牙近中颊根层面发现最厚的颊侧骨,下颌则在第二磨牙远中颊根层面发现最厚的颊侧骨。但口内四个象限中均发现第二磨牙近、远中颊根层面的颊侧骨质厚度间无统计学差异。上颌第二磨牙近中颊根距参考平面10mm时可绘制模拟植入线比例为43.3%50%,距参考平面12mm时为33.3%40%,距参考平面14mm时为20%。下颌第二磨牙近中颊根距参考平面10、12、14mm时可绘制模拟植入线的比例均为100%。模拟植入线与骨面间角度均值范围在上颌第二磨牙近中颊根颊侧区域为(22.62±14.08)34.90±20.34°,在下颌第二磨牙近中颊根颊侧区域为(49.06±8.10)52.02±8.49°;模拟植入线可移动角度范围在上颌第二磨牙近中颊根颊侧区域为(13.94±6.90)24.90±17.78°,在下颌第二磨牙近中颊根颊侧区域为(27.50±11.00)47.51±10.19°。模拟植入线与骨面间角度均值最大值均位于距参考平面14mm高度时;模拟植入线可移动角度范围最大值在左上第二磨牙近中颊根颊侧区域位于距参考平面12mm高度时,在右上第二磨牙近中颊根和下颌双侧第二磨牙近中颊根颊侧区域则均位于距参考平面14mm高度时。结论:结合附着龈宽度等问题,上颌第二磨牙近中颊根颊侧是上颌牙槽外微螺钉植入的首选位置,植入高度建议选择距相应颊尖垂直距离12mm以内。下颌第二磨牙近中颊根颊侧作为下颌牙槽外微螺钉植入的首选位置,植入高度建议选择距相应颊尖垂直距离10mm以内。牙槽外微螺钉在上颌与骨面应成25°左右植入,有20°左右可调整范围;在下颌则成50°左右植入,有40°左右可调整范围。上下颌第二磨牙近中颊根颊侧区域的模拟植入线与骨面间的角度均值和模拟植入线可移动角度范围的个体差异较大,临床上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分析。
其他文献
环孢素A(Cyclosporin A,CsA)是一种强力免疫抑制剂,广泛用于组织器官移植后的抗排斥反应和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近20多年来,国内外学者普遍观察到,牙龈增生(Gingival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