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渤海人是7-10世纪生活在渤海国境内的各族民众的总称。渤海人信仰佛教是受到其统治者直接影响的。渤海国建国前,其统治者就与佛教信仰有一定的接触。渤海国建国后,特别是在接受唐王朝册封成为了唐王朝的藩属国后,渤海国的历代统治者为寻求自身的发展,全面向唐学习。渤海人的佛教信仰,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始传入,并得以迅速发展的。本文以文献资料与考古资料为基础,从渤海人的佛教信仰入手,全面分析渤海国境内发现与发掘的佛教遗迹、渤海人佛教信仰的历史背景以及渤海人的礼佛活动。通过对渤海人佛教信仰的研究揭示出,渤海人的佛教信仰,是统治者进行有效统治重要手段,有强烈的政治目的。佛教信仰在渤海民众中的大力宣扬,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为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思想基础。同时,佛教信仰的发展,间接促使相应佛教寺庙的建造、佛造像制作、相关绘画、书法等艺术的发展。渤海人的佛教信仰,还成为了与日本间交流的重要桥梁,促进了渤海国与日本关系的友好发展,同时后渤海时期也深受着渤海人佛教信仰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