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到外地务工后,而被留在户籍所在地农村,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的17周岁及以下的未成年人。目前我国农村存在2000多万留守儿童,父母外出务工对他们产生了很大影响,以致于在日常生活、社会交往、目标导向和自我控制行为方面产生了大量问题。儿童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切实解决留守儿童行为失范问题对于我国人力资本的积累、社会的安全稳定及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阐述了留守儿童法律权益保护制度、留守儿童行为失范的表现特征、留守儿童行为失范产生的原因分析以及加强法律权益保护,防止留守儿童行为失范。留守儿童行为失范主要表现为日常生活无序化、社会交往复杂化、目标导向盲目化和自我控制情绪化。造成留守儿童行为失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从法律权益保护的角度分析了留守儿童行为失范的原因,主要原因有父母监护缺位,家庭的法律功能弱化、学校监管不力,对受教育权的保护不到位以及社会关注不够,缺乏留守儿童法律权益保护的长效机制三个方面。因此,本文从三个方面提出解决留守儿童行为示范问题的对策:一是完善监护制度,强化家庭对留守儿童权益的保护功能;二是完善教育管理制度,加强学校对留守儿童受教育权的保障;三是调动社会各界力量,加强对留守儿童法律权益的社会保护。留守儿童只有在家庭、学校和社会方面的法律权益得到保障,才会有健康的成长环境,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留守儿童行为失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