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炭—黄铁矿基人工湿地强化处理低碳氮比污水的效能及机理研究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xiaohaizi3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大部分城镇污水处理厂经过扩容提标改造,污水处理能力显著提升,但依然无法完全消解经济、人口以及城镇化发展带来的水处理压力,使得江河湖库等排污内河承受着巨大的污染负荷。其中,氮、磷随污水富集使得水体富营养化问题突出。同时,部分水体受工业排污废水的冲击,重金属污染也十分严重,对环境水生态以及人体健康造成较大的威胁。因此,迫切需要寻求一种高效经济的水处理技术来缓解这一污染压力。人工湿地生态水处理技术因处理效果好、成本低的优势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但湿地系统复氧难、碳源不足的问题限制了其在处理低碳氮比(C/N)污水中的应用。本研究选取生物炭为外加有机碳源,选取黄铁矿为湿地系统提供自养反硝化电子供体,联合间歇曝气技术来强化湿地的脱氮效果。分别构建了砾石基、生物炭基、黄铁矿基、生物炭-黄铁矿基人工湿地小试系统。评价了不同填料人工湿地系统的长期去污效果及规律;基于填料批次试验,明晰了基质填料对污染物去除的物理化学作用;最后,应用高通量测序技术,从微生物数量、多样性以及群落结构组成等角度探讨了不同人工湿地系统的微生物去污机制。主要结论如下:(1)生物炭基系统对总氮的去除效果优于黄铁矿基系统,黄铁矿基系统对总磷的去除效果优于生物炭基系统,有机物的去除效果主要取决于湿地内部溶解氧条件,而生物炭和黄铁矿的添加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有机物的去除。重金属的添加对于总氮的去除效果影响较小,但对有机物及总磷的去除影响较大,进水浓度较小的Pb2+和Cd2+在各系统内的去除整体上优于进水浓度较大的Cu2+、Zn2+,且生物炭-黄铁矿基系统对Cu2+、Zn2+以及Pb2+的吸附去除表现优于其余系统。总体来说,生物炭和黄铁矿联合使用对于湿地脱氮除磷、有机物及重金属的去除起到协同作用,强化了湿地的去污效果。(2)基质批次试验结果表明,生物炭因比表面积大和表面带负电荷的优势而对氨氮及重金属离子表现出较好的吸附能力,但未改性的生物炭对总磷的去除能力较差。生物炭溶出DOM的组分主要是类腐殖酸类物质和类色氨酸类两种,氮负荷提高和重金属的添加使得类腐殖酸类物质丰度更大且芳香性更低,更容易被微生物利用。黄铁矿对氨氮的吸附能力明显弱于生物炭,但对总磷的去除作用更好,对重金属离子也有不同程度的吸附絮凝作用,强度取决于黄铁矿表面的溶出程度。(3)不同系统在微生物数量、多样性以及群落组成上表现出较大的差异,且同一系统在不同运行阶段优势菌门的种类及相对丰度占比会发生不同的变化。但总体来说,在门水平上,对污染物去除发挥主要作用的细菌主要为变形菌门细菌和Patescibacteria菌门细菌;在属水平上,与硫自养反硝化和铁自养反硝化相关的硫杆菌属、铁氧化菌属在添加黄铁矿的系统内表达更显著。此外,较高的氮负荷和间歇曝气条件对添加生物炭或黄铁矿的系统的影响强于砾石基系统而重金属的添加对各个系统微生物的表现都有较大程度的影响。
其他文献
<正>主持人,你好!请问如何有效控制和清理生产过程可燃性粉尘爆炸危险场的粉尘,有哪些具体要求?易安网友易安网友,你好!有效控制和清理生产过程可燃性粉尘爆炸危险场的粉尘,应该做到以下5点要求:1.企业对粉尘爆炸危险场所应制定包括清扫范围、清扫方式、清扫周期等内容的粉尘清理制度。
期刊
T3SS效应蛋白在根瘤菌与豆科宿主植物之间的共生相互作用中发挥重要功能。本文围绕三种不同的共生固氮体系中nopP基因的共生固氮功能开展研究,探索该基因对根瘤菌结瘤数量和宿主范围的影响。取得了如下三个方面的实验结果。1.基于pK19mob插入失活方法,筛选突变体7653R nopPmut。PCR和测序结果验证突变体正确。通过植物盆栽检测接种突变体后的共生表型,发现接种华癸根瘤菌突变体的紫云英形成白色
学位
<正>主持人,你好!如何有效控制生产过程可燃性粉尘爆炸危险场所除尘系统发生粉尘爆炸,粉尘爆炸危险场所除尘系统有哪些管理要求,在紧急情况下如何处置,存在粉尘爆炸危险的除尘系统的防爆要求有哪些?易安网友易安网友,你好!除尘系统是由吸尘罩、风管、除尘器、风机及控制装置组成的用于捕集气固两相流中固体颗粒物的系统。
期刊
华癸中慢生根瘤菌(Mesorhizobium huakuii)7653R能与宿主豆科植物紫云英建立共生固氮关系。本室前期转录组测序发现,M.huakuii 7653R中MCHK-3535在共生条件下表达量显著升高。本文对MCHK-3535在共生固氮中的生物学功能及潜在作用机制进行了研究,取得了如下主要结果和发现。1、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和分析了MCHK-3535的结构及功能。该基因全长1542
学位
纳米塑料(Nanoplastics,NPs)污染是全球关注的环境问题。自然环境中的NPs会经历诸多的老化过程。其中紫外线主导的老化过程会显著改变其表面物理化学性质,这会引起NPs自身迁移性与对其它污染物的吸附性能改变,进而影响环境中重金属等其它污染物的迁移转化。我国一些地区重金属污染问题仍然突出,为明晰老化的NPs的迁移行为及其对重金属迁移的影响,本研究以紫外线老化的聚苯乙烯纳米塑料(Polyst
学位
工农业的发展导致大量磷酸盐进入水体,造成水体富营养化、藻类爆发和水生态系统破坏等问题。对水体中磷的处理和回收是解决水体富营养化和保护珍贵磷资源的重要举措。吸附法作为经济高效的水体污染物脱除技术,已被证明是一种控制水体磷污染的有效工程措施。但研制绿色、廉价且高效的吸附剂仍是促进吸附法在水体磷酸盐脱除中的关键。生物炭作为一种生物相容性良好的碳质多孔材料被视为是一种潜在的吸附剂,但其吸附性能不稳定且循环
学位
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深刻影响了作物生产系统。作物生产系统如何响应与适应气候变化,是个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重大科学问题,相关研究得到了科学界的高度关注。在变暖环境下,作物主要发育期可呈提前/延迟趋势,完成发育阶段所需的日数也发生相应变化。在预测气候变化对发育期影响时,主要采用基于常数积温/光热时假设的发育模式。在过去数十年里已经发展了数十种模式。近期有报道指出非常数积温/光热时假设的发育模
学位
土壤碳库主要包括有机碳库(SOC)和无机碳库(SIC),两者组成不同但相互影响,在维持土壤肥力、保持土壤健康和保证粮食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一般认为,SIC是一种惰性碳库且转化周期较慢。近年来有研究发现,大量氮肥施用导致的土壤酸化显著加速了农田土壤无机碳的周转速率。农田土壤无机碳在缓冲土壤酸化的同时自身被溶解向大气释放CO2,然而在定量和评估土壤碳库对大气CO2释放和全球碳循环时只考虑了有机碳的影
学位
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区域,经过退耕还林(草)工程的实施,有效地改善了这一现象,同时也对当地的生态环境产生了强烈的影响。黄土高原地区土壤水分是限制植被生长的重要因子,不同植被对于土壤水分的消耗利用能力不同。研究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交错区不同配置小区土壤水分的变化规律,对合理安排恢复植被的配置方式及对土壤水分的有效利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依据。本文以陕西北部神木市六道沟小流域为试验区,探究不同配置模式对
学位
本研究通过在我国不同的代表性大豆产区开展根瘤菌接种剂的应用研究,结合主栽品种和土壤考察供试菌株的匹配性及增产效应,从而明确适应当地土壤、品种的优良大豆根瘤菌接种剂和接种方式,为根瘤菌的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支持和依据。选取11株优良的大豆根瘤菌供试菌株,分别用湖北、河北土壤进行盆栽匹配实验,分别接种中黄13﹑冀豆17。结果发现NW5-3﹑USDA110等慢生根瘤菌,HN01﹑HH103等快生根瘤菌具有良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