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建筑工程项目日趋复杂,总承包商为了进一步提高效率,往往将其承包工程的一些分部分项工程进行分包,分包商便成为主要的施工者。分包商的选择和绩效评价是总承包商对分包商管理的关键问题,对项目的成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论文在国内外文献综述的基础上,首先对分包商管理现状进行访谈及问卷调研,调研结果显示总承包对分包商的管理过程中主要存在选择流程不规范、缺乏分包拦标价、选择方式简单、绩效评价工作缺乏等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完善分包商选择及绩效评价工作,论文首先建立了两阶段分包商选择模型,阶段Ⅰ为分包拦标价的初选,提出转换值K的概念,根据实际盈利工程的各分部分项工程清单价格与对应的分包价格的比较,基于BP神经网络进行了K值预测,从而确定分包拦标价并对分包商进行初次选择;阶段Ⅱ为分包商的终选,通过文献分析并考虑以往合作项目的分包商工作绩效建立分包商选择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基于灰靶决策对通过初选的分包商进行综合评价,选择最优分包商。然后,通过文献分析并结合施工过程管理重点以及调研结果建立分包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G1理论确定指标权重,并建立物元可拓模型进行分包商绩效评价,根据评价结果提出了绩效提升路径。最后进行了实例分析,证明两阶段分包商选择模型以及分包商绩效评价模型具有合理性、可行性,可以提高总承包商的管理效率以及整体项目效益。论文的研究和结论丰富了我国目前关于分包拦标价、分包商选择以及绩效评价等方面的研究。同时也为总承包商完善分包商的选择以及绩效评价工作提供理论指导与实际借鉴,有利于提高企业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