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我国第一只证券投资基金诞生至今,我国证券投资基金市场经历了近20年的发展,无论是基金数目还是基金规模都实现了飞速的发展,为资本市场的稳定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但是,相比成熟市场,我国的证券投资基金对于证券市场的控制力还有待提高。要实现证券投资基金的全面发展,核心之一就是要构建一个坚实有效的市场信用体系,而这又与基金的综合评价机制的建立是分不开的,因此本文探索研究一个全面、客观和科学的基金绩效评价体系。在理论研究部分,首先,对国内外有关基金绩效研究的文章进行分析研究,从风险收益的单因素模型、基金管理人能力模型、风险收益多因子模型、多元统计模型、数据包络分析(DEA)等角度出发,分类分析了国内外较为经典的文献资料;其次,对经典的基金绩效指标进行详细评析,本文对特雷诺(Treynor)指数、夏普(Sharpe)指数、詹森(Jensen)指数、索提诺(Sortino)比率和信息比率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对计算选股择时指标的理论基础T-M模型、H-M模型、C-L模型、Fama-French三因子模型和Carhart四因子模型进行了分析;最后,通过阐述分析VaR模型、因子分析法和超效率DEA模型,构建本文的实证综合模型“VaR+因子分析+超效率DEA”模型。在实证研究部分,首先,本文改进传统绩效评价方法中的风险测度方法,引入VaR风险测度模型来测度样本基金的风险,通过对不同时期的样本基金进行风险测度可知,样本基金在震荡期、强势期和弱势期的周度VaR均值分别为0.0527、0.1137和0.0724,其中最高的是强势期,其次是弱势期,震荡期的最低。此外,利用得到的VaR值改进Sharpe指数,通过改进的Sharpe指数对样本基金进行绩效排名;其次,采用因子分析法对本文所选取的指标体系进行处理,经过因子分析的处理得到风险测度指标、风险收益测度指标、选股择时测度指标、成本费用测度指标和基金结构测度指标共五大类投入指标,在因子分析法中通过计算可得到样本基金的因子得分,根据因子得分对样本基金的绩效进行分类评价;再次,将因子分析得到的投入产出数据导入超效率DEA模型,通过计算效率值对样本进行绩效评价,根据效率计算结果可知,导致基金无效的原因主要是技术无效率,从投影分析可知,无效基金主要需要从结构因素和选股择时因素方面入手来提高基金的投资效率。根据综合绩效排名分析表明,基金的类型和投资风格对综合绩效的影响不显著;最后,对样本基金不同时期的绩效排名进行持续性分析。实证结果显示,从震荡期到强势期,基金绩效表现微弱的持续性。从强势期到弱势期,基金绩效不存在绩效持续性,反而表现出较强的绩效反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