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持续、稳定、高速的经济增长,早已作为中国奇迹而成为经济学界讨论的焦点。同时中国宏观经济的稳定性也在不断提升,经济波动的幅度越来越小。在关于中国经济增长的讨论中,表现出来更多的是对中国经济发展经验的肯定以及对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信心。但另一方面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中国经济增长表现如此良好,却是在高投资率、低消费率的格局下实现的。从长远来看,消费与投资的比例失当,会造成长期国内有效需求,特别是消费有效需求的不足,这不利于宏观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增长。长期的投资率偏高,加上投资结构的不合理,还会引发其他结构性问题的产生与恶化。在目前金融危机导致外需下降的不利局面下,着重提高居民消费率是提高总体消费水平进而拉动经济增长的关键所在。中国的收入分配呈现出极大的不平衡性已是不争的事实,这不仅表现在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中政府、企业与居民所占比例的失调,而且表现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以及不同阶层的内部之间差距逐渐拉大。虽然权威学者对收入分配和居民消费率的关系存在不同的看法,但在解释中国目前低迷的消费率的成因上,收入分配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因素,这也正是本文写作的出发点。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试图分析收入分配对消费率是否有影响,影响的机制是什么以及影响的程度如何。文章首先梳理了国内外学者们在收入分配和消费关系方面的重要文献,并进行了归纳总结和简要评述。其次从经验事实的层面细致刻画了中国城乡居民的收入分布状况和消费状况,以期对发掘二者关系有更加直观的认识。接着,文章从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角度出发,模型化了收入分配过程,从理论层面阐述其对消费率的影响,并运用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对居民消费率有显著的影响。进一步地,本文从居民内部收入分布的角度出发,分城镇和农村两个层面,研究其对居民消费率的影响。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的结果一致表明,居民收入分布状态对居民消费率有显著地影响。最后文章从社会价值层面的转变、收入分配关系的调整和金融体制的变革三个方面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