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博物馆最重要的功能从传统的文物保存逐渐转型为教育资源的提供和推广。教育成为博物馆的主要目的和职能,而中小学是博物馆教育体系服务的重要对象。博物馆教育与学校教育之间存在着相互补充、相互延伸的关系,二者的合作不仅有助于学校课程的实施和学生学习,而且可以推动博物馆教育职能的不断完善和提升。中国是一个历史和文化积累非常深厚的大国,有着丰富的博物馆资源,但在我国基础学校教育中使用博物馆来支持学校课程并不是一项传统。为了实现课程改革提出的理念,为多元目标的实现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本研究对如何开发和利用博物馆这种新的课程资源类型进行了探索。通过调查显示教师普遍认同博物馆是一种可以有效利用的课程资源,但在实际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开发和利用博物馆课程资源来支持课程实施和学生学习的教师非常少,而且学校教师对博物馆的利用大多还处在传统展览参观的状态。另一方面,学校与博物馆之间也存在缺乏沟通,合作表面化的问题。影响教师利用博物馆课程资源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点:经费、学生安全、学校领导支持程度以及教师对博物馆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能力水平。在前期调查的基础上,本研究通过教师、博物馆教育工作者及高校研究者的合作行动,系统而公开地解决了学校利用博物馆课程资源的教育实践问题,并对如何开发博物馆课程资源提出了新的思考和建议:学校教育应重新认识博物馆课程资源的价值;博物馆课程资源的利用还处在较低水平,需要提升教师和博物馆教育工作者开发博物馆课程资源的动机和能力;合作的行动研究是博物馆课程资源开发最好的组织形式;需要运用多种形式利用博物馆课程资源,同时在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寻找对应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