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以资本主义的生态危机为主线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消费异化现象进行了深刻批判,认为消费的异化是造成资本主义社会生态危机的直接因素。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消费观始终建立在如何实现人和自然自由与解放的基础上,批驳了在资本主义制造的虚假消费中人与自然的压抑状态,并提出了一系列解决此问题的理论构建。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消费观蕴含在其对资本主义的制度批判、技术批判、消费批判以及生态批判的命题当中。在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看来,“异化消费”与“控制自然”存在着辩证逻辑,控制自然是“异化消费”的逻辑起点,而“异化消费”推动着自然“资本化”,加剧对自然的控制;同时,资本主义技术利用中生态与消费呈现“对抗性”,在他们看来,技术理性对于生态与消费造成的对抗性,一是源自启蒙运动的理性发展割裂了技术理性和价值理性的内在关联,使得技术理性缺少生命与生存意义的关怀,二是源自资本主义制度的逐利本性和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认为理想的消费社会必须摒弃经济理性,遵照生态理性,将生存价值嵌入消费价值中,建立符合生活逻辑、关照自然、关照人类主体的生态消费模式。本文主要立足于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相关代表人物的主要论著以及在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深入发掘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消费理论,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消费观的理论背景、理论观点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对其消费观进行了价值评析。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消费观有其积极意义,但是也有其历史局限性,包括理想消费社会的实现方式具有一定的浪漫主义色彩,理论本身也存在内在的矛盾等。生态社会主义是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想消费社会的制度展望,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在制度上有其先天优势,能够摒弃资本主义的唯利本性,具有更广阔的人性和世界关怀。但是,由于我国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生态消费正面临着诸多挑战。本文在最后着重分析了我国在生态消费方面的问题及其原因,并从技术、制度、文化等层面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