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二十世纪末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全球化遍布于世界各个角落。为了顺应趋势,无论是被迫还是自愿各个国家都参与了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和跨国投资等领域的竞争与合作。众所周知,金融是虚拟经济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金融全球化更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角色。因此,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通过跨国经营这种新方式,不断地丰富金融全球化的内涵。其中,银行业作为金融领域中最基础也是最关键的组成部分,不断地去完善国际金融布局从而丰富金融全球化的内涵。面对日益激烈的行业竞争,我国银行也在不断的寻求自身的发展,积极主动稳步地推进海外并购活动。本文首先梳理了银行海外并购的基本概念,介绍了银行并购绩效的概念以及并购绩效的相关理论。其次,通过回顾我国银行业近十年的发展历程,总结了我国现阶段银行业海外并购的特点和并购新动因。同时,介绍了评价银行并购绩效的三种主要方法,分别是事件研究法、财务比率法以及参数和非参数法。通过比较各种方法的优点和缺点从而选择随机前沿法作为评价我国银行海外并购绩效的主要研究方法。其次,本文以2006年—2015年为样本区间,研究对象选取了这十年内我国银行业进行海外并购的19起案例。在测算随机前沿面时,除了选择涉及海外并购的六家银行,同时选取了没有进行海外并购活动的国内规模最大的八家银行一起进行测算。另外,在投入产出指标选取方面,本文在比较生产法、中介法和资产法的基础上,根据我国银行业海外并购动因:一是发展国际业务扩大国际市场份额;二是学习先进技术并提升管理水平。因此,决定选用中介法。分别把代表传统业务收入来源的净贷款和利息收入以及代表中间业务收入的非利息收入作为产出指标,固定资产净值、利息支出、业务及管理费作为投入指标。进一步,运用Frontier4.1软件测量14个银行这10年的技术效率值,发现成功的海外并购在很大程度上都能提高技术效率和资源的配置效率,但是这种正的效应都需要一段时期的整合才能显现出来;同时本文辅之分析三个经典并购案例发现失败的并购会对银行产生负效应。因此,针对提高我国银行业海外并购绩效水平这个问题,提出了四点建议:第一,把握最佳的并购时机;第二,选择合适的并购区域;第三,谨慎选择并购对象;第四,加大并购后的整合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