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空间思想研究

来源 :中共中央党校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n19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空间问题关涉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在哲学史上,真正切入到现代性的深层语境中,并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来审视空间问题的是马克思。诚然,马克思没有系统的空间学说和显性的空间话语,但我们却不能说马克思没有深刻的空间思想。马克思空间思想的深刻之处在于,他不仅把空间问题纳入到人的实践活动及其历史规律中予以考察,而且纳入到资本逻辑中予以考察,纳入到人的自由和解放中予以考察。探究马克思的空间思想,有必要理解马克思的空间概念。马克思的空间概念是场所空间和关系空间的有机统一。按照唯物史观的致思路径,场所空间和关系空间不是两种不同的空间,而是现实的空间在显性和隐性两个层面的不同规定,这两个层面的不同规定统一于人的实践活动之中。马克思对空间概念双重规定及其辩证关系的深刻理解,内蕴于马克思的存在论。在马克思看来,空间与存在息息相关。凡存在必有空间。空间即存在之所在。空间既是一般物质和一般生命之所在,也是人的存在之所在。存在之所在,其一是在显性的场所之中;其二是在隐性的关系之中。在显性的场所之中,存在才可以被容受、观察、测度和定位;在隐性的关系之中,存在才具有价值和意义。对人而言,场所是外显的方位表现,关系是内隐的价值本质。场所和关系互为表里,方位和价值内在统一。它们是空间在两个不同层面的本质规定。这两种规定不仅是客观的,而且是统一的。既不能取消前一种规定,也不能取消后一种规定,更不能割裂二者之间的统一关系。马克思的空间概念是马克思空间思想的浓缩和概括。但是,马克思的空间思想不是现成的,也不是静止的,它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不成熟到成熟的历史演进过程。梳理马克思空间思想的历史演进过程,既是深化对其空间概念的理解的必然要求,也是拓展对其空间思想的阐释的必要前提。马克思空间思想的历史演进经历了四个阶段:孕育于启蒙理性主义的空间思想萌芽;脱胎于青年黑格尔派的实践主体性原则;人类活动空间的历史唯物主义叙事;资本主义空间生产的政治经济学批判。马克思空间思想的重要特点是:隐而不彰却又贯穿始终。因此,有必要对马克思空间思想的主要内容作出既合乎逻辑又符合实际的理论阐释。生产、生活、生态分别从不同方面规定着人的活动空间的性质和意义,可以构成马克思空间思想的三个基本阐释路向。具体来说,生产空间是人的生产活动的客观条件、基本要素、转化环节和历史产物;生活空间是人的感性对象、生命寓所、交往场所和存在形式;生态空间是人化的自然界、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超越资本逻辑的必然选择、是人的解放的必要条件。马克思空间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具有内在的一致性。马克思在人类思想史上实现了哲学变革,创立了全新的世界观,从而也就从根本上扬弃了旧唯物主义空间观、唯心主义空间观和形而上学空间观。就理论性质而言,马克思空间思想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空间观。相对于从前的一切空间思想来说,马克思空间思想的理论特征集中体现在四个方面:实践性、主体性、辩证性和价值性。贯穿全文的基本线索是:人的活动——空间变革——人的自由。其中,人的活动是马克思空间思想的现实起点,空间变革是马克思空间思想的生成逻辑,人的自由是马克思空间思想的价值导向。研究马克思空间思想的理论旨趣在于,结合实践的发展重新认识马克思哲学变革的当代意义,从空间维度推进和深化马克思哲学研究,揭示空间之于人的存在和人的发展的意义,为现代人的自我认识和自我改造提供新的启迪,为立足当代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提供新的思考。就理论价值而言,马克思空间思想是重要理论生长点。具体表现在:空间思想是深化唯物史观研究的重要内容,空间思想是深化发展规律认识的重要视角,空间思想是深化政治经济学批判的重要维度。就实践价值而言,马克思空间思想利于社会正义的实现。具体表现在:从唯物史观的视角考察空间正义问题,尊重劳动者在空间生产中的主体地位,通过空间变革实现人的存在方式变革,在历史进程中推动空间正义的实现。
其他文献
<正>近年来,虽然稻田单独种植水稻产量有所提升,但是稻谷收购价格一直比较平稳。水稻种植如何提质增效,如何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值得探索。笔者从“一田双收”粮食提质、效益增收的思路出发,2021年在永新县辉达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进行了稻鳖综合种养试验。该试验生产有机稻米及优质鳖取得了较好的效益,达到了稻田提质增效的目的,摸索出了一条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致富路。现将稻鳖综合种养模式取得较好效益的试验情况介绍如下。
期刊
上世纪20-30年代,布拉格学派核心成员如雅各布森、穆卡若夫斯基、博加特廖夫等人,他们吸收了索绪尔符号学思想,发展了俄国形式主义分析方法,并且结合捷克本土学殖尝试把语言符号学的研究成果拓展到艺术研究之中。他们最先提出了艺术符号学的研究框架,在“结构-功能主义”分析理念引领下,为戏剧、电影、建筑、美术多个艺术门类做出了开拓性贡献。学派成员在共同的研究纲领下亦呈现出个人研究旨趣之差异,本文对比了穆卡若
<正>《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角色区游戏是幼儿最典型,最具特色的游戏之一。在材料投放上,教师要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帮助幼儿逐步养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行为。
期刊
行为情境教学法是世界语言界一种流行的教学方法,其教学形式主要采用简短、幽默的故事与身体动作相结合,非常契合“讲好中国故事,发出中国声音”的传播需求。国内关于行为情境教学法的研究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不够深入,不成体系,值得深入拓展,更没有将其应用到话语传播的研究。因此,本文探讨了利用行为情境教学法促进中国话语传播的应用。
SiO2气凝胶粉体作为一种新型的隔热填料,具有质轻、高比表面积和3D网络结构等特点。近年来,其在隔热涂层领域的应用引起了研究者的关注。相比于空心玻璃微珠、二氧化钛(TiO2)等传统的隔热填料,SiO2气凝胶能够赋予涂层更优异的隔热性能。本课题通过调整三甲基氯硅烷(TMCS)的用量,制备了不同孔结构的SiO2气凝胶,将其作为隔热填料加入到水性聚氨酯(WPU)涂层膜中,并研究了该复合涂层膜的微观结构和
南宁市“三街两巷”项目金狮巷银狮巷保护整治改造(一期)工程地处复杂的混合排水体制区域,给排水设计存在各种难点。结合工程实际,通过采用增强消防技术措施、合流制和分流制并用、统筹共用室外场地给排水系统、餐饮商业特殊性要求的生活给排水设计、增设临时消防水箱等技术措施,保障了项目的特色和安全性,并确保项目如期竣工使用。
目的:探讨日本血吸虫源多肽SJMHE1对小鼠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autoimmune thyroiditis,AIT)的干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将15只6~8周龄雌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AIT模型组和AIT+SJMHE1组,每组5只。对照组小鼠未经任何处理;采用高碘水喂食和皮下多点注射猪甲状腺球蛋白法构建AIT小鼠模型(AIT模型组),并施加SJMHE1干预(AIT+SJMHE1
茶饮料品质稳定性一直是饮料开发中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不同糖类的添加对茶饮料色泽、风味品质和理化成分的稳定性影响效果不同。本文研究了不同糖类(白砂糖、果葡糖浆、赤藓糖醇)对乌龙茶饮料灭菌以及贮藏期间感官品质和理化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未添加任何糖)相比,灭菌过程中,糖类对茶汤色泽的保护效果为赤藓糖醇>白砂糖>对照组>果葡糖浆,对风味品质的提高或保护效果为白砂糖>赤藓糖醇≈果葡糖浆>对照组,